卖花声
卖花声 其一 韵仙别三月,以客中所制卖花声词邮寄,泪影离声,恍惚纸上,因用原韵倚声,以报来雁 春信又今年。 柳絮飞绵。 去年曾记晚莺天。 替检青梅头上戴,镜里移肩。 别后感瑶笺。 心地谁怜。 红罗斗帐薄如烟。 夜夜为伊长梦见,风雨河边。 注释: 韵仙:指王令(字逢原)。 春信又:春天的信息到来,也指春天的使者。 柳絮:柳树的花朵像棉絮那样洁白。飞绵:飘落的柳絮。 去年:指上一年。曾记:记得
【注释】 卖花声:词牌名。 三亩旧柴扉,半生疏篱,春来长定雨霏微。杨柳丝轻兰叶小,鸂鶒双飞。花径未全非,乡梦依依,天涯兄弟几时归?可惜年年芳草色,绿遍渔矶。 【译文】 三亩地的旧柴门半生疏篱,春天到来时常常是细雨霏微。柳丝轻飘像女子的秀发,兰花叶子小巧像美女的纤手,鸂鶒双双飞翔。小路两旁的花已经凋谢了一半,而故乡的梦却依然萦绕心间难以摆脱。兄弟远在天涯何时才能归来
【解析】 1.“昨夜春归”中的“春归”指春天的离去。“今日绿多红少”中的“绿多红少”指春色凋残。2.“东风谁买,趁雨晴天晓”的意思是:是东风在有意地催卖,还是人们有意要买,趁着下雨天晴的早晨?3.“一声声、隔墙轻叫。”中的“隔墙轻叫”意思是:隔着墙壁轻轻地叫着。4.“幽街深巷,唱遍凄凉腔调”中的“幽街深巷”指的是偏僻的街道和小巷。5.“落花庭院,嘱双鬟休扫。”中的“双鬟”是指两个女子
【注释】 卖花声/浪淘沙:词牌名。 桃叶:传说中西施的侍女,常在西施住处附近卖花。 十三龄:指十三岁。 掌拓鞋觥(zhēn):泛指饮酒作乐。 夹衣:单衣。 如雾鬓蝉轻:像雾气一样的头发,蝉翼一样轻盈的眉毛。 雁柱:古代乐器弦乐器的一种,用雁木或白蜡木制成。 琼筝:玉制的弦乐器,这里指筝。 离声:离别之声。 归去:回去。 迟:停留。 若耶溪:即《兰亭序》中的“曲流”,在今浙江绍兴西南二十里。 方生
【注释】: 1. 罢绣绿窗闲。 2. 春思谁边:春天的思念,寄托在哪个地方? 3. 粉勾黛抹:指女子涂抹胭脂、画眉。 4. 恽南兰:即恽寿平,清代画家,工花卉。 5. 秃柳疏蝉:形容萧瑟凄凉的秋天景色。 6. 卅六画鳞纤:指《鱼游春涧图》中的鱼体。 7. 词笺:即词册。 8. 东风寄恨一年年:借春风寄托自己的哀愁。 9. 添上小桃三两笔:用桃花为画面增添几笔色彩。 【赏析】:
【解析】 此词为惜春伤别之作。上片写闺中少妇对春天的依恋,下片写离别后的愁苦。 “疏髻亸珠蝉”是说梳着松散的头髻,戴着像蝉翼般轻柔的首饰,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美丽。 “翠奼红娟”意思是说绿得像花一样,粉得像云一般,形容女子容颜娇美。 “春宵似海误伊眠”是说春天的夜晚像大海一样长,让少妇误了睡觉。 “窗月有香花在水,人语吹烟”是说窗外的月光洒在江上,映照着江中的鲜花,而那花在水中倒映着
注释: 春雨怯单衣。 春雨绵绵,让人感到寒冷,所以不敢穿轻薄的衣物。 春梦灯知。 我做了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梦里的灯光知道我的心事。 春痕憔悴到眉姿。 春天的痕迹已经让我变得憔悴,连眉毛都失去了往日的神彩。 只道寒深耽病久,讳说相思。 我以为是因为寒冷而生病,所以没有提起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斜日下罘罳。 夕阳斜照在渔网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莺语迷离。 黄莺的鸣叫声让人感到有些迷茫
《卖花声·春日同小谱登吴山坐野园梅花下》是一首宋代词,出自《全宋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含思倚回栏。 地静人闲。 落花和雪点斑斑。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安静的春天,倚靠在栏杆上,看着地上的落花和飘落的雪花,形成一片斑驳的景象。 春霭微收新翠动,小鸟啼还。 春意渐浓,天空中的云气渐渐消散,新的绿色在草地上涌动,小鸟欢快地鸣叫回归。 客袂怯寒单。 诗人穿着薄袖的衣服,感到有点冷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卖花声》。 诗句释义: 1. 十二画棂青。 - “十二”指月亮的十二次圆缺,即一个月中的不同阶段。 - “画棂”指的是窗子或门上的雕刻图案。 - “青”可能是指月光的颜色。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月亮有十二次圆缺,窗子上有雕刻图案。 2. 隔几层云。 - “隔”表示相隔、隔着的意思。 - “几层云”可能是指天空中的云层。 - 这句话意味着月亮在云层之间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王沂孙的《卖花声·丁莲洲草桥惊梦图,为佘侣梅题》。诗中的“丁莲洲”是指南宋名妓丁兰英,而“佘侣梅”则是王沂孙的妻子。 诗句注释: - 卖花声(词牌名):一种词调的名字。 - 丁莲洲(丁兰英):南宋著名妓女,擅长书画,尤工诗词。 - 草桥惊梦图:指一幅描绘丁兰英在梦中惊觉的作品。 - 为佘侣梅题:指王沂孙为这幅作品题写词。 - 烟月淡浮纱:形容画面中烟雾朦胧、月光如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