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
【诗句释义】: 小雨夜深,寂静无声。寒冷的天气让人裹紧被子,早晨起来时闻到阵阵花香,却又害怕去细细品味。不相信春风能够把女郎的灵魂永远带离这里,所以葬得非常深。 【译文】: 深夜小雨淅沥,夜色朦胧而宁静。寒风袭来,人裹紧了被子,清晨醒来,却闻到阵阵芳香。不相信春风能够把女郎的灵魂永远带离这里,所以她被葬得很深很深。 【赏析】: 本词是姜怡亭为友人葬在西湖的女子所做《瘗花图》写的一首词
【注释】 一片好莓苔:一片好莓苔指春意盎然。莓苔,莓树的苔藓。 绿了空阶:莓苔长在台阶上。 葳蕤(wēi ruí):草木茂盛的样子。 深锁旧池台:深锁在池塘边的楼台上。 风约画帘开:风吹开画帘。 独自徘徊:独自在徘徊。 春痕如梦满天涯:春天的痕迹如同梦境一般遍布天涯。 泥上袜罗泉下玉:鞋底的泥土里藏着珍珠般美丽的泉水和玉石。 【译文】 一池好莓苔,碧绿了空阶。 深锁着池塘的楼台,除了斜阳和燕子
【诗句释义】 低髻约钗梁。病不成妆,啼痕已拭尚成行。指点画楼文杏好,归燕凄凉。渐远渐苍茫。灯火渔榔,暮寒想透薄罗裳。只得一钩微月影,多少思量。 【译文】 低垂的发髻、约束的金钗都挂在梁上。我因生病未能梳妆打扮,虽然擦去了眼泪,但泪水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我在画楼前指点着那盛开的杏花,看着归巢的燕子显得有些凄凉。天色渐渐变得昏暗,远处传来了渔夫们的歌声和打鱼时的榔头声。傍晚时分
卖花声 题思未酒醒听诗小照 桐叶碧愔愔。 小院轻阴。 月痕澹照第三厅。 贪卷疏帘风露下,不点秋灯。 楼阁对高棱。 招手还应。 夜凉乘兴我来能。 酒半诗成慵不写,念与君听。 【注释】: (1)《卖花声·题思未酒醒听诗小照》:词牌名。 (2)碧愔愔:形容梧桐树的绿叶青翠而茂盛。 (3)轻阴:指微风轻轻吹拂着的阴凉。 (4)第三厅:即第三座厅堂,泛指小院内的一处幽静之所。 (5)疏帘:稀疏地挂起的帘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院碧云停。花又深深。旧时珍伴共闲庭。谁记迷藏花下事,蛱蝶蜻蜓。斑管费沉吟。哀怨湘灵。一弦一柱最愔愔。弹尽明光三十段,知有谁听”,然后根据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译文:小院里碧云般轻盈的白云静静停留。花枝上又开得深深的花朵。曾经是那样珍贵的伴侣一起在庭院中悠闲地徘徊。谁能记起在花儿下面玩耍的事
【注】莫愁湖:在南京秦淮河下游,古时为歌妓聚居之地。 员沙:细沙。 石城艇子:小船。小能:小艇。 六朝: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合称。 卢家:即卢橘,一种柑橘。 赏析: 《卖花声·题金陵渡》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江南秋景,下片抒情感怀,全词融情于景,意境清远。 “远水净员沙,楼隐红霞。”这两句写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远处的水波清澈透明,映衬着天空下的细沙。而楼上隐约可见的红霞
【注释】 青玉:指山石。嵯峨:山峰高耸。罗罗:形容秋景萧瑟。领取:领会。云和:古琴名,此借指琴音。卜筑:选择居处。郎君:丈夫。撰杖:拄着手杖。行窝:行走的住所。空谷:指幽静的地方。日暮:傍晚。牵萝:攀缘藤萝以自固的意思。 【赏析】 《卖花声》,唐教坊曲,属“商调”,有正体、大石调、双调三种。本词为双调小令,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八句四仄韵。 上阕写李子木的烟泉萝壁景色。起首两句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深沉著称,深受后世喜爱。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 身世等浮鸥。 > 意思是说,我就像一只无根的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 > 欲住无由。 > 想要找个地方停下来却没有办法。 > 天涯几见月如钩。 > 我常常在天涯海角看到月亮被云遮住的样子,好像一把钩子。 > 想得新来帘不卷,一样凝愁。 > 我想念一个人,她把窗帘紧紧卷起
注释: 病怯晚寒严。 生病的人害怕寒冷的天气。 休卷重帘。 不要再把窗帘卷起。 穿窗无奈朔风尖。 无法抵挡刺骨的北风。 人与梅花同瘦损,一晌恹恹。 我与梅花一样消瘦憔悴,一时感到十分疲倦。 新月上茅檐。 新月挂在茅屋的檐头。 眉影纤纤。 细细的眉毛。 闲愁暗逐漏声添。 我的闲愁暗暗跟随漏水声而增加。 回首岳云千里外,清泪空黏。 回头望着遥远的山峦,眼泪沾湿了衣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译文】: 飞絮燕泥香,人立回廊。新萍点绿满池塘。抛尽榆钱千万个,难买春光。小苑近黄昏,树杪斜阳。残霞暮霭两茫茫。高下乱鸦归去也,触目思乡。 【注释】: 1. 卖花声:词牌名。 2. 暮春:季节名,这里指春天的暮色。 3. 飞絮燕泥香:比喻柳絮随风飘扬,像燕子在泥土上筑巢时留下的气味一样。 4. 人立回廊:人在廊中站立。 5. 新萍点绿满池塘:新长出的荷叶点缀了整个池塘。 6. 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