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月淡浮纱。
树静无鸦。
佩声闪闪袂遮遮。
怯得两鬟风露冷,侬也怜他。
小语背梨花。
记共伊家。
分明春影瘦些些。
但得夜来频入梦,怨甚天涯。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王沂孙的《卖花声·丁莲洲草桥惊梦图,为佘侣梅题》。诗中的“丁莲洲”是指南宋名妓丁兰英,而“佘侣梅”则是王沂孙的妻子。
诗句注释:
- 卖花声(词牌名):一种词调的名字。
- 丁莲洲(丁兰英):南宋著名妓女,擅长书画,尤工诗词。
- 草桥惊梦图:指一幅描绘丁兰英在梦中惊觉的作品。
- 为佘侣梅题:指王沂孙为这幅作品题写词。
- 烟月淡浮纱:形容画面中烟雾朦胧、月光如纱。
- 树静无鸦:形容夜晚的寂静,没有乌鸦的叫声。
- 佩声闪闪:描述女子身上的佩饰发出的声音,闪烁着微光。
- 袂遮遮:形容女子衣袖轻轻遮住身体。
- 怯得两鬟风露冷:形容女子感到寒冷,不敢将头发梳起。
- 小语背梨花:形容女子低声说话时背对着梨花。
- 记共伊家:回忆起与她在一起的时光。
- 分明春影瘦些些:形容春天的影子变得消瘦了一些。
- 但得夜来频入梦,怨甚天涯:只要能够在梦里见到她,即使身在天涯也无所谓。
译文:
在丁兰英的草桥上,我被她的惊梦图深深吸引。画中她仿佛在梦中惊醒,四周烟雾缭绕、月光如水,她静静地站立着,没有任何鸟叫声。她佩戴的玉佩发出叮当声,她的身影在微弱的光线下轻轻遮掩。我害怕寒冷的春风和露水,不敢将头发梳起。她轻声低语地回忆过去的时光,背对着盛开的梨花。我回忆起我们共同度过的日子,虽然时光已经变得消瘦了许多。只要能让我在梦里频繁见到她,哪怕身处天涯海角也无所谓。
赏析:
王沂孙的这首《卖花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丁兰英在草桥上的惊梦图,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的“丁莲洲”指的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才女,而“佘侣梅”则是指王沂孙的妻子。整首诗通过对丁兰英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和爱慕之情。
诗的开头通过描绘“丁莲洲”草桥上的惊梦图,引入了诗歌的主题。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草桥上的景色,以及丁兰英在梦中惊醒的情景。通过这些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神秘和梦幻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沉浸在这个美丽而略带忧伤的场景中。
在描写过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诗人用“佩声闪闪”“袂遮遮”等词语来描绘丁兰英身上的细节,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怯得两鬟风露冷,侬也怜他”一句,更是将诗人对丁兰英的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人以“但得夜来频入梦,怨甚天涯”作为总结,表达了自己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贯穿于整首诗中,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王沂孙的这首《卖花声》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王沂孙的才情和艺术造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爱情的美好和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