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然后逐句分析,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根据内容及思想情感进行赏析,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和关键词语来分析。 “几日缆归舟”,缆船是古代一种在江面上用绳索拴住船只的装置,这里指诗人几天前刚从船上下来。“同君野寺游”一句,意思是说与友人一同去到郊外的寺庙游玩。“旧怀言未尽”,诗人心中有许多话没有说完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祝愿。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臂头长命缕:这里的“臂头”指的是女子的手臂,而“长命缕”则指长长的红色丝带或红线。这两句诗可能是在描述女子佩戴的一种装饰品,即用红线编织而成的长命缕,象征着健康长寿。 2. 百结更双蟠:百结指的是交错重叠,双蟠则是双盘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红线交错缠绕的样子
【注释】 罗帕:用丝织品制成的巾帕,多用于遮阳。春风:指春天的微风。连鞍(ān):即鞍马。古代战马常配以鞍子。赐功:赏赐功劳。蹄高:马跑得快,蹄子抬得很高。称:合适。身出:指身经百战。万军:指成千上万的士兵。 【赏析】 此诗是唐代李峤的组诗作品《观军装十咏》中的第八首。此诗通过写马的形象来歌颂那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战士,表达了作者对战士们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平白而富有力量
黄氏延绿轩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释: 1. 黄氏延绿轩:指诗人居住的黄氏家族的庭院。 2. 葱葱:茂密的样子。 3. 靡靡:柔软貌;引申为柔弱、柔弱貌。 4. 江芜:泛指草木。芜,通“荒芜”。 5. 放:释放;放出。 赏析: 此诗描写了黄氏家族庭院中春天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首句“葱葱溪树暗”描绘出庭院中溪流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注释】 隔帘闻歌:隔着屏风听到歌声。 湘云:指湘江上美丽的云彩,此处借喻歌声。 谁能偷卷看:谁能偷偷地卷起帘子去欣赏那美妙的歌声呢? 小丛非:“小”是“小字”,古时称女子为“字”,这里的“小字”即指女子。 【赏析】 此诗写一女子在闺房中听到邻舍传来的歌声,便悄悄地卷起窗帘,偷着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女子唱的。她觉得这美妙的歌声仿佛来自遥远的湘江之畔,于是便怀疑这歌声不是出自本家的歌女
翻译: 我乘舟在晚溪口,欲行又回头。 不忍离开青山,何况是青山中的朋友。 注释: 1. 孤舟晚溪口:孤舟指小船,晚溪口指傍晚时分的小溪口。 2. 欲去重回首:想要离开却又回头。 3. 不忍别青山:不忍心离开青山,表示舍不得离开。 4. 况此山中友:何况是青山中的好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时所写的。诗人坐在船头,望着远方的青山,心生留恋之情。然而,他又不能不去
【注释】 略:略微。上人:僧人的尊称。房:佛寺的小屋。竹:指竹子。幽筱:幽静的细竹。半梢横:半掩着竹枝。山窗:指僧室中的窗户。纮:覆盖,这里指月光。 译文: 略去上人房中竹,幽静细竹半掩着竹枝。 山上的窗户覆盖着月光,久居禅定的上人不怕秋声。 赏析: 此诗描绘的是对月夜中僧房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在清冷月夜下的孤寂和对宁静的享受。首句“略上人房竹”,直接点明了主题
【注释】: 1.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 端午节时宴席上有美人作的《彩索钗词》,作者用“咏”的形式来赞美。 2. 其二:第二首,此诗是第二首。 3. 灵篆贮纱囊:灵字为美玉名,古称玉玺。篆字为古文字体。贮为盛装。纱囊为丝织品。这里指把灵字刻在纱囊里,即以玉玺封缄。 4. 熏风绿鬓傍:熏风指和暖的春风。绿鬓指秀发。 5. 从今能镇胆:从此能镇定心神,不害怕空房独处。 6. 不怯睡空房
【注释】 到:降临。江滨:江边。树:树影。行吟:边走边吟诵,指游山玩水时吟诗。憔悴:形容瘦削枯槁的样子。 【赏析】 《江上漫成》,此为一首即兴之作,是作者在漫游江畔时触景生情而写下的。全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却能以简胜繁,以少胜多,把春色的明媚和游子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首句“春色到江滨”,点出季节和地点。春天来临,江边也披上了春色。次句写江边的景色,春风吹过,花开花落
诗句释义 1 黄葵:这里的“黄葵”可能指的是一种花或植物。在古代诗词中,"葵"常用来指代向日葵,因其向阳而生的特性。然而,此处的表述较为抽象,可能是指一种黄色的植物或者花卉。 2. 春晚独馀芳:这句诗描述的是春天已经到来,但这种美丽却只能独自存在,无法与其他人共享。"独馀芳"强调了其独特性。 3. 风回带酒香:风吹过,带来了酒香。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画面,仿佛春风带着酒香,轻轻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