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头长命缕,百结更双蟠。
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钏宽。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祝愿。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臂头长命缕:这里的“臂头”指的是女子的手臂,而“长命缕”则指长长的红色丝带或红线。这两句诗可能是在描述女子佩戴的一种装饰品,即用红线编织而成的长命缕,象征着健康长寿。
百结更双蟠:百结指的是交错重叠,双蟠则是双盘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红线交错缠绕的样子,形象地展现了红线的美感和工艺之美。
怕有痕生肉:这里的“痕”指的是线头留下的结或者结的痕迹,“生肉”可能是指新打的结或者是刚打过结的痕迹。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担心这样的装饰品可能会因为过于精美而导致线头过硬,从而影响佩戴者的健康。
教依玉钏宽:这里的“玉钏”是一种古代女性常用的装饰品,形状像手镯。“宽”则是指宽松、舒适之意。这句诗建议将红线打结打得不要太紧,要留有余地,让佩戴者感到舒适。
高启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细腻而真挚,通过对端午节日和美女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