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
【注释】 天目道中,指游览天目山的道路。陶石篑韵:陶石篑是诗人好友的名字,此诗可能是诗人在游览天目山时与陶石篑相唱和的作品。 万岭色娇荣,千松韵苍老。 (1)“万岭”两句:描写天目山千峰万壑,青翠欲滴。色娇荣,形容青山的青翠美丽。 (2)“溪锦新织成”句:描写山间小溪如织锦般美丽,如云纹初脱稿般新颖。 (3)“古屋系龙儿”句:描写山间古屋如龙儿般盘踞于险峻的山峰之上,幽深的山崖里聚满了仙翁。
徽谣戏束陈正甫 掺履若云青,肝肠如日杲。 打脸坐黄堂,要把奸顽扫。 披霜夜书佥,戴星朝画卯。 移文四五张,禁约三两道。 拊心谈民穷,攒眉视金宝。 夏衣半疋葛,冬穿一领袄。 门子赤脚多,皂隶白牌少。 世人眼如豆,便道大爷好。 谁知大夫心,厌之如粪草。 本是俊男儿,扮作酸寒老。 慈悲心愈毒,粗豪胆乍小。 闭门录高士,留客杼愁抱。 所事皆明畅,无法不精晓。 只在一寸心,愈参愈不了。 人品高难𢬵
【注】: 1. 余杭雨:指诗人在余杭(今属浙江杭州)时所遭遇的连绵细雨。 2. 无端:无意,无缘无故。 3. 放隙光:放出光芒。 4. 败寺:破旧的庙宇。 5. 桑下见蚕娘:在桑树下看见采桑的女工。 6. 泥滓沾衣裤:衣服沾满泥水污物。 7. 临安:今杭州市。 8. 径山路:指杭州通往临安的山间小路。 【赏析】: 此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馀杭雨》组诗之一。这首诗描写了陆游在余杭(今属浙江杭州)期间
【注释】: 1. 天地愁结:形容世界大乱,人心惶惶不安。 2. 圣贤愁眷属:指圣人、贤人担心他们所爱之人会遭受祸殃。 3. 举眼皆针锋:形容四周都是尖锐如刀剑的敌意。 4. 儒生有毛病,道理充穷腹:指儒家学者往往自认为理论精深,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常陷入困境。 5. 百虑堆作城,万想锻成狱:比喻人们心中有很多杂念和忧虑,就像筑起城墙,把思想封闭起来,形成牢不可破的监狱。 6. 突有大妄人,手持无羽镞
【注释】: 1. 弥天作旅人,着处为眷属。——旅途上的人,只要落脚,就成为朋友。 2. 新知与旧欢,凑集如云族。——新的相识和过去的欢乐汇集在一起像云一样密集。 3. 堂上罗楚羞,堂下度吴曲。——在堂上摆满了美味的楚国菜,在堂下唱起了吴歌。 4. 东阶串仆奴,西阶悬马毂。——左边台阶上挂着仆人们,右边台阶上挂着车轮。 5. 面缕大如柱,盘鲜高于屋。——盘子里的肉丝又粗又长,比房屋还高。 6.
【注释】 𣋪里:地名。 少冶容:年轻貌美。 邯郸:战国时期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无高步:没有高超的步法。 万耳同一瞆(bào):指许多人都听不清楚或听不明白。活佛不能度:指佛教中说有神通的人也不能救度众生。 摹拟:模仿。钝贼:迟钝笨拙的人。 七子递相误:七兄弟互相拖累。 膻骨蚁回旋:比喻坏人坏事像蚂蚁一样到处乱钻。驴脊苍蝇聚:比喻小人聚集在一起。 徐渭:明末清初文学家、画家,字文长,号青藤
【诗句】 天目书所见: 菩萨与凡庸,不知谁正倒。牛马若率真,形貌亦自好。独有知见人,不食本分草。拾他粪扫堆,秘作无价宝。面上曲折多,腹内安稳少。坐立皆成文,闲话亦打稿。演出活法聪,难瞒俊阎老。 【译文】 天目山的寺庙中,我看到菩萨和凡人一样,无法判断谁更正、谁更邪。牛马如果保持纯真本色,它们的形体外貌也会显得美好。唯独那些有见识的人,他们不吃自己本分应得的食物。他们捡取别人丢弃的粪便
诗句解释与翻译: 1. “一心闲处忙”:形容虽然内心想要放松,但外界事务繁忙,无法静下心来。 2. “四体山行瘦”:形容在山区行走时身体感到的疲惫和消瘦。 3. “荒吹破梦欢”:形容风吹得猛烈,使得梦境中的欢愉被打破。 4. “孤枕逼檐霤”:形容孤独地躺在床上,雨水从屋檐滴落的声音让人感到凄凉。 5. “山灵无好情”:形容山林中没有情感,冷漠无情。 6. “梅天多异候”:指梅花盛开的季节
诗句解析 1 玉上人 - 注释:这里指的可能是一个僧人的名字。"玉"字在这里可能是一种象征,可能指的是他的修行或者品德像玉石一样纯洁无暇。 - 赏析:这个名字可能是诗人为了表达对这位僧人的敬意而取的。"玉"字的使用也增加了诗的意境之美。 2. 山下逢老僧,为我设斋供。 - 注释:在山下遇到了一位老僧,老僧为我准备了斋饭。 - 赏析:这句描述了诗人与老僧相遇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老僧的感激之情。
浩歌登天目峰顶 笑对苍穹,天地间仿佛笼盖着我。 邈远空旷,无边无际,何处寻找归宿? 千山如藻萍,点点白波上。 世界在脚下,我与万物融为一体。 虚空中,一切皆等量,无大小之分。 茫茫众生,都是世间的一员, 妍丑各显其状,无法区分彼此。 丘夷、翟夷,古人言知行合一, 舜帝禅让,彰显智慧和胸怀。 是非之中,自有道义,无需争辩。 瓮中窥见波澜,心中狂澜未定。 十年苦读功名,一朝却失意。 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