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
以下是对《山家夏日九首 其二》逐句的解释: 隐士长松壑,先生孤竹丘: “隐士”指的是隐居不仕的人,这里的“长松壑”形容的是深山之中的长松树壑谷,而“先生”则是指有德行和学问的老者,这里的“孤竹丘”可能指代的是一处清幽独立的山峰。整联表达了诗人在深山之中与自然为伴,远离尘世喧嚣的隐士生活状态。 溪深常抱冻,涧冷镇含秋: 这两句描述了山中溪水和涧水的寒冷之态
山居自可安,乐道不为难。 - 注释: 居住在山上的家中,感到自在、安宁;追求道德并不困难。 - 赏析: 这是对诗人内心平和状态的一种表达。山居远离尘嚣,使得诗人可以真正地放松身心,享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自可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而"乐道不为难"则显示了他对道德修养的自信和坚持。 甲乙题书卷,梧桐数药丸。 - 注释: 在书桌上放置有甲乙两方刻字的书卷,旁边摆放着几颗梧桐叶制成的药丸
被褐延陵径,耕田汉水阴。 由来欢击壤,何处视遗金? 季子停骖谢,张温下道寻。 世人无所识,谁知方寸心? 接下来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 首句解析:“被褐延陵径”,这里的“被褐”指的是身着粗布衣服,而“延陵径”则是指延陵(今江苏丹阳)的乡间小路,整体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次句解析:“耕田汉水阴”,这里的“耕田”指的是耕作田地
【注释】 岩居何啻好,野性本规闲。青松生户侧,奔泉涌砌间。老父循浑沌,稚子服斑斓。自得为巢许,无劳买却山。何啻:岂止,不止。野性:本性。规闲:安闲。 奔泉:泉水急速地流下。浑沌:指天地未分前的状态,混沌一片。 【赏析】 《山家夏日九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组诗,共九首,此为其中的第四首。此诗描绘的是一位隐居山林、远离俗世喧嚣的人在夏日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生活的乐趣
【注释】 山人:指隐者。敝庐:简陋的居处。竹树:指庭前竹林与树木。扶疏:高耸的样子。傍(páng):靠近,接近。岩:岩石。开灶井:凿井而做饭。横涧:流经庭院的涧水。障子:屏风。游仙画:指山水画,以神仙为题。章草书:指篆刻书法。谁言非面俗:谁说不是平凡的生活呢?更欲赋《闲居》:还想作《闲居赋》。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隐居在山中时的生活情景。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恬静幽雅的田园风光图。
【注释】 ①性:才能。 ②治产兴后言怀:治理产业,振兴国家。后,通“侯”,封侯。 ③自有人间分:指有天赋才能。 ④郭外田:即城郊的田亩,泛指世俗之事。 ⑤和光游聚落:和光,即不露锋芒,不自炫其能。 ⑥独兴入山泉:独自兴起,隐居于深山幽泉之中。 ⑦河曲编萧坐:在河湾曲处吹箫而坐。 ⑧灵台结絮眠:在灵台上结草为床,卧而眠。 ⑨客:这里指隐士,也暗喻作者自己。 ⑩应:当。 【赏析】
【注释】在边三首:指汉魏之际的诗人曹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被徙封陈王时写的《杂诗》三首组诗。羁旅:寄居异乡作客。滞:滞留。胡中:指塞外边境。思归:怀念家乡。道路穷:路难走、行路艰难。犹擎苏武节,尚抱李陵弓:苏武是汉朝使臣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不屈,后持节返回汉朝;李陵是汉武帝时将军,因与匈奴单于战死,其子李绪也投降匈奴,后为匈奴所执。二句谓自己虽身处异土,但仍坚守节操。漠平:指漠北无草木。关南
【注释】: 追凉剩:指因酷暑而感到凉爽。 高卧:悠闲地躺着。 隐松闱:隐逸在松林之中的庭院。 野竹栏阶:庭院中种植着的竹子,栏杆和台阶。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涧:小溪。 周粟:泛指粮食,周代以粟作为交换的物品。 采薇:《诗经·小雅·采薇》是一首古老的诗歌,传说为周初伯夷、叔齐所唱,后来也用它表示隐居的生活。《诗经》中有“采薇”之句,这里用以象征隐居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诗
【解析】 1. 载酒:载着酒。善为:善于饮酒。崔使君:指崔曙,字明远,唐肃宗时宰相崔圆的孙子,官至国子祭酒。山阴: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县南。道安:指谢安,东晋人。谢安曾以“东山再起”四字自比,后人因此称其为东山居士。 2.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崔曙的怀念之作。诗人在冬日之夜,载着美酒来到他的乡馆拜访。两人一边品酒,一边谈论着彼此的遭遇和感受。崔曙对谢安的事迹表示了赞赏
山中采药 采药北岩阴,乘兴独幽寻。 涧尾泉恒细,山腰溪转深。 石横疑路断,云暗觉峰沉。 薄暮归来去,松丘横夜琴。 译文: 在北山的岩石下采集药材,乘着兴致独自深入幽静的地方。 小溪流过山脚总是很细小,山腰间的小溪变得深邃。 石头横卧在中间似乎阻断了道路,天色昏暗使得山峰显得沉重。 傍晚时分我返回家中,松树和丘陵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在山中采药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