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
【注释】边:这里指塞北;穹庐:蒙古族的毡帐。 【赏析】《边三首》是诗人于天宝六年(747)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时所作。诗分三首,每首都写自己身临塞外,远离故乡,思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 首句“客行秋未归”,点明题目“边三首”中的“边”;“萧索”二字概括了作者此时的心情,表达了思乡之情;“意多违”则写出了因“萧索”而感到“违心”。 第二句“雁门霜雪苦”,雁门是当时北方的一个要塞
【注释】 ①衔王命:奉王命。②旋:返回。③节毛:指风中飘落的枯草,也代指秋天。④侍子:指侍从,侍卫人员。⑤甘泉:汉宫名,在今陕西云阳东。⑥相逐拜:互相追随拜见。⑦“瀚海”两句:瀚海,即瀚海沙漠,是西北边陲。狼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⑧侍子:侍从。 【赏析】 《和张仆射塞下曲》共六首,这是第三首。诗的内容主要是写诗人在边地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边关将士的赞美之情
独坐 托身于千载之下,我独自思考着天地万物的初始。 想要创造却没有行动,却发现实际上已经创造了存在。 周文王正在制定策略,秦始皇则焚烧了书籍。 我想对那些无为而治的人说,你已经知道如何领悟“有”的意义。 译文: 在千年之后独自坐着,我开始思考宇宙万物的起源。 想要什么都不做却有所行动,结果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在创造。 周文王正在制定治国策略,秦始皇则焚毁所有书籍。 我想对那些不作为的人说
【解析】 本诗是一首田园诗,写诗人在东皋(即野外)傍晚时分的所见所感。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四组对偶句。前四句写景:日暮,东皋薄暮,徙倚欲何依;树木秋色,山山落晖。中间四句写事: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后两句写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详解】 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点出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活动,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徙”字写出诗人徘徊不定的心理。“欲何依”三字
翻译: 五斗先生传 有位名叫五斗先生的,以酒德在人间游玩。人们无论贵贱,只要邀请他,他都前去。去的时候一定喝醉,喝醉了就随地睡觉,醒来后又继续饮酒。他曾经喝一杯酒五斗,因此被尊称为五斗先生。 五斗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他忽然离去,倏然而来;他行动像天一样高远,他静止像地一样稳重。所以他不能被万物困扰。他曾说:“天下大体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涂何为穷?而阮籍恸哭
醉乡记 醉之乡,去中国不知其几千里也。其土旷然无涯,无丘陵阪险;其气和平一揆,无晦明寒暑;其俗大同,无邑居聚落;其人甚精,无爱憎喜怒,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其寝于于,其行徐徐,与鸟兽鱼鳖杂处,不知有舟车械器之用。 译文: 醉乡是一个地方,距离中原不知道有多少千里。那里的土旷然无垠,没有丘陵阪险;那里的气和平一揆,没有光明黑暗寒暑;那里的风俗大同,没有城郭居民聚集的地方;那里的人非常精明
译文: 叹息啊,那些醉乡氏的风俗,难道就是古时候华胥氏的国家吗?怎么如此淳朴寂寥呢!我得以游历那里,所以写下这篇记。 注释: 1. 嗟呼:叹息。 2. 醉乡氏之俗:指那些以酒为乐的地方。 3. 岂:难道;表示推测的反问语气。 4. 古华胥氏之国:指古时的一个理想国家。华胥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 5. 何其淳寂也如是:多么淳朴寂静啊。淳:纯厚、纯洁。 6. 予得游焉:我得以游览其中。 赏析:
【注释】 北山:指《北山移文》的作者。子平:即陆机。仲叔:即陆云。《北山移文》是陆机的一篇散文,文中说:“吾家子平,少而聪惠,弱冠驰名,薄游州郡。”仲叔是陆云的字。 【赏析】 这首诗作于永嘉二年(309),当时陆机被石崇陷害下狱,诗人在狱中作此诗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幽深,情思绵邈。 首联“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二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赠学仙者 这首诗的译文为:“在层城采药远,寻师海路赊。玉壶横日月,金阙断烟霞。仙人何处在?道士未还家。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 注释: - 层城:指山城,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 海路赊:比喻遥远的地方或道路遥远。 - 玉壶:指古代的一种酒杯名,常用于形容饮酒。 - 金阙:指皇宫的宫殿。 - 彭泽意
注释: 1. 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 - 孔淳辞去了官职,成为了一位散骑(古代一种官职)。陆昶则向朝廷告别,辞去中郎(一种高级官员的职位)的职务。 2. 幅巾朝帝罢,杖策去官忙。 - 孔淳带着一幅头巾(象征文雅)前往皇宫,结束了他的官职生涯。 3. 附车还赵郡,乘船向武昌。 - 孔淳乘坐马车回到他的故乡,即赵郡(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然后他乘船去了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 4. 九徵书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