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
诗句释义 1 `只办秋蛇春蚓` - “秋蛇”和“春蚓”是比喻,指笔法不熟练,如同秋天的蛇和春天的蚯蚓一样笨拙。 2. `几曾铁画银钩` - “铁画银钩”是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线条分明如铁般坚定,银钩则形容笔画锋利如银钩,整体表达作者对精湛书写技巧的向往。 3. `三真六草谁子` - 这里“三真”可能指三种真实(真诚、真实或真理),而“六草”可能指六种错误,或者六种不同的草药
山斋不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的山斋中难以入睡的情景。首句“睡如酒债欠寻常”意味着诗人的睡眠状态就像欠了常量的债务一样,无法正常入睡。第二句“无计悲欢会两忘”表达了诗人试图忘记悲伤和快乐,但做不到。第三句“生灭心劳身漫息”反映了诗人因为内心的生灭(即思考)而导致身体疲劳无法休息。第四句“住空世促夜偏长”则说明由于生活在一个空虚的世界里,夜晚显得特别漫长。第五、六句描绘了蛙鸣和虫叫的声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情如秉烛坐更阑,惜取劳生向晚闲。” - “情如”:比喻心情如同燃烧的蜡烛一样明亮热烈。 - “秉烛”:持灯,这里指手持蜡烛。 - “坐更阑”:坐到夜晚更深的时候。 - “惜取”:珍惜。 - “劳生”:辛苦的人生。 - “向晚闲”:在傍晚时分感到轻松自在。 注释与赏析:诗人在夜晚送别好友,心情激动而感慨良多
喜得海夫书并言译书事译文:很高兴收到朋友的信,信中谈到了翻译书籍的事情。 注释:海夫:友人的称呼;言:说、谈;译书:翻译书籍;事:事情、事务。 赏析:诗的首句是诗人得知好友来信谈论翻译书籍的事情时的喜悦之情。 乖违人事七年中,失喜书来趁便风。 译文:这七年里与世隔绝,直到收到好友的信才得知消息。 注释:乖违:违背;人事:世俗之事;七年中:七年间;喜书:书信;趁便风:恰逢好时机。 赏析
【注】 绝世人从绝域还:绝世之人,从远方归来。 丹青妙手肯长闲:指画家的技艺高超,不愿闲着。 江南劫后无堪画:江南被战火破坏,无处可以描绘。 一片伤心写剩山:形容战争造成的悲痛心情无法表达。 杨陆前游迹未孤:杨陆是杨贵妃、李隆基的合称,这里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 凭偿宿债与江湖:意思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偿还过去的债务和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年滇蜀归来日:将来有一天会回到云南四川地区。 骑象骑驴索两图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战争和战争后重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和平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以下是诗句及翻译: 剥啄行 到门剥啄过客谁,遽集于此何从来。 具陈薄海苦锋镝,大力者为苍生哀。 旧邦更始得新命,如龙虎起风云随。 因馀梁益独隅负,恃天险敢天心违。 张铭谯论都勿省,却夸正统依边陲。
赠乔大壮先生 一楼波外许抠衣,适野宁关吾道非。 春水方生宜欲去,青天难上苦思归。 耽吟应惜牛髭断,行酒何求食肉飞。 着处行窝且安隐,传经心事本相违。 诗句释义: - 一楼波外许抠衣:在楼外的水波中扣衣襟。形容景色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 适野宁关吾道非:在野外的宁静与山间的自由,让我远离了尘世的纷扰。这里的“吾道”指的是自己的道路或生活方式。 - 春水方生宜欲去,青天难上苦思归
《立秋晚》 枕席凉新欲沁肌,流年真叹暗中移。 已产蟋蟀呼秋至,渐觉灯檠与夜宜。 一岁又偷兵罅活,几絇能织鬓边丝。 暮云不解为霖雨,闲处成峰只自奇。 注释: 1. 枕席凉新欲沁肌:枕头和席子都变凉了,仿佛能感受到肌肤上的每一丝寒冷。 2. 流年真叹暗中移:感叹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 3. 已产蟋蟀呼秋至:蟋蟀已经开始鸣叫,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4. 渐觉灯檠与夜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山斋凉夜》 孤萤隐竹淡收光,雨后宵凉气蕴霜。 细诉秋心虫语砌,冥传风态叶飘廊。 相看不厌无多月,且住为佳岂有乡。 如缶如瓜浑未识,数星飞落忽迷方。 注释: 1. 孤萤:指孤独的萤火虫,用来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冷清。 2. 隐:隐藏、遮蔽。 3. 淡收光:形容萤火虫的光芒微弱,几乎看不到。 4. 雨后宵凉:指的是下雨之后的夜晚,天气凉爽。 5. 秋心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不喜茶不喜酒只喜欢鱼肉和嬉戏,富人在山谷中品饮赣州之茶,有酒无肴真是寡,倘茶遇酪岂非奴。 果然食相偏宜肉,怅绝归心半为鲈。 道胜能肥何必俗,未甘饭颗笑形模。 注释解释: - 予不好茶酒而好鱼肉戏作解嘲:我是不喜欢喝茶喝酒,而是喜欢吃鱼肉玩耍。 - 富言山谷赣茶客:指富人在山谷之中品尝赣州之茶。 - 刘斥杜陵唐酒徒:指有酒无肴真是寡,倘茶遇酪岂非奴。 - 居然食相偏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