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
送刘玉桥北上 岁晚江空岸草枯,故人舟楫向皇都。 相逢不尽相违意,写得天寒欲雪图。 注释:岁月已至年末,江水也变得空荡荡,岸边的草木也已经枯萎。老朋友坐着船,向着京城的方向出发。虽然我们相逢时没有尽兴地聊天,但离别时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他笔下的诗,描绘了天寒欲雪的景象。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刘玉桥时,感慨万千。首句写岁末江空、岸草枯黄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次句写故人离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考核诗词歌赋的内容要点,考核古代文化常识,考核诗文含义,考核内容态度,从题材主题到人物塑造方法,从抒情方式到作品的组织结构,从描绘画线到用词炼句等。此诗首联以景起兴
【注释】 潇湘:湖南的别称。白云长,指湘水两岸山峦重叠,云雾缭绕。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内。故乡,指家乡。月色满空间夜漏,意思是说月光洒满了整个空间,仿佛是夜晚的漏壶在滴水。渔歌几处彻秋霜,意思是说渔民唱的歌声穿透了整个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乘船夜渡湘江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潇湘一望白云长”,以景托情。诗人站在船上,望着滔滔东去的湘江水
赠承天理上人方池高僧居住的岸边有一个方池,慈祥的云彩映照着碧波荡漾。 长日里诵读经文临水坐禅,鸟儿啼鸣花朵飘落都不知晓。 译文:高僧住在岸边的方池边,慈祥的云彩映照着波光粼粼的水面。长日里诵读经文,我坐在水边静默打坐,鸟儿啼叫、花儿飘落都与我无关。 注释 1. 高僧:指和尚,僧人的尊称。 2. 畔:旁边。 3. 片片:形容云彩像碎玉一样散乱而多。 4. 慈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对“蕉石轩”的诗句翻译并分析意境与特点;赏析诗句时需要结合内容和手法进行赏析。解答此题,可先翻译诗句,再分析内容和手法,最后赏析表达效果。 蕉石轩:在苏州沧浪亭中,为明嘉靖间御史李霖所建。轩三面有窗,一面临水,轩旁种芭蕉,故称“蕉石轩”。 色映轩窗碧雾摇:色映轩窗
注释: 清湖洲:清湖上的小岛。 青:草色,泛指绿色植被的颜色。 沙水流成八字形:沙洲的形状像“八”字。 万古波涛终不改:万年的波涛永远不会改变。 舟人指点说寒汀:船上的人指着说这是寒冷的水边(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画卷。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清湖洲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风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首句“清湖洲上草痕青”
注释:偶然避开尘世隐居在青山之中,没想到搬家之后便没有再回去。却奇怪渔夫的传说太过于繁琐了,又把图画传到了人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兼寓言诗。全诗借渔父与桃源中人的对话,讽刺唐玄宗晚年的穷兵黩武、劳民伤财。首句中的“青山”是诗人自况,“移家”则暗指安史之乱后的流亡。次句写避居深山而忘却还乡之事,反衬出诗人对朝廷的怨恨。三句写渔父多事,意谓他传播了不实之词。末句用典,以“图画”喻指画卷
【诗句解释】 1. 木犀:这里指桂花。 2. 黄金官阙:华丽的皇宫。 3. 郁嵯峨:形容宫殿高大雄伟,山高林密。 4. 万斛清芬:形容桂花香味浓郁。 5. 散绮罗:指桂花的香味弥漫在宫中。 6. 吴下高枝:比喻高贵的出身和地位。 7. 原有种:指桂花生长的自然条件。 8. 天香莫怪:意为桂花的香味如此美好,不必感到惊讶。 9. 属君多:意为您拥有如此多的桂花。 【译文】 皇宫华丽壮观,香气扑鼻
【注释】 ①奕奕:形容兰花颜色鲜亮。 ②砌:台阶。 ③紫茎绿叶向春开:紫茎绿叶,指兰花的茎杆是紫色的,叶片也是绿色的。 ④晚晴庭院微风发:晚上晴朗天气,庭院里吹来了一阵微风。 ⑤忽送清香度竹来:忽然间一股兰花的清香随风飘过竹林而来。 译文: 鲜艳的兰花在台阶旁栽种,紫色的花茎和绿叶向着春天开放。晚上晴朗天气,庭院里吹来了一阵微风,忽然间一股兰花的清香随风飘过了竹林而来。 赏析:
【注释】 山斋:隐居的草堂。 竹树凉:竹叶、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使四周环境显得清凉。 无一事:没有任何事情。 潇湘:湖南地名,这里代指湖南一带。 自磨残墨写潇湘:用残破的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潇湘风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斋时所作,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和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之情。 首句“山斋雨坐漫焚香”,写诗人在山斋里雨中静坐,随意地焚香。这里的“雨”字写出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