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醉吟其一 松风吹我飞,手搦空中月。 笑指蓬莱山,可补银河缺。 注释 - 《醉吟之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作者对酒和诗歌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 松风:松树的风声,象征着自然与自由的意境。 - “手搦”:用手指把握,形容轻松自如的掌控。 - “空中月”:天空中的月亮,象征高远、清明。 - “笑指”:微笑着指向,表达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 -
注释:在西湖边骑马,带着美酒到湖滨。忽然一只蝴蝶落在花下,我招呼它谈论生命和宇宙。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注释】 薄幸:轻薄。东风:春风。桃花:指落在地上的桃花瓣。片片似鱼鳞:形容花瓣像鱼鳞一样多而薄。 【赏析】 这首诗是惜春的,但诗人并没有从春天的景色中寻找到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他看到的是春天的“无情”,于是便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首句“薄幸东风者”是说这无情的东风不懂得爱惜春天。第二句“无心半点春”则是说连东风自己都无心欣赏这春天,更何况我们人呢?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理解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人已就船眠”,诗人在船上安顿了身子,准备小憩一会儿。而船上的狗却似乎还知道主人没有睡下,不时地吠叫几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渔舟晚泊图。诗人通过写人、犬的情态来衬托渔舟的静谧。 “雨来闹秋江,全似茶铛沸。”诗人把雨声比做茶锅沸腾之声,既表现了雨打在江面上的声音
注释:在朝市中隐居的人,喜好住在高楼里。方平现在头发已经变白了,但还没有机会见到麻姑。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感咏。首句用大典,说“大隐”者在朝廷中;次句写“仙人”,好楼居;第三句以方平自喻,言自己虽然已经白发,却还未能见到麻姑。全诗以方平自比,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
注释:我的身子如同云一样轻盈,我的内心如同月亮一样皎洁。有什么物品可以送给你呢?一颗安期枣。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感咏诗,表达了诗人对杨安抚的敬仰之情。首句“身如云样轻”,以云喻人,形容自己身体轻盈,不沾尘埃;次句“心似月兮皎”,以月喻心,形容内心纯洁无暇。后两句则是说没有什么物品可以作为礼物送给杨安抚,只有一颗安期枣而已。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山色凝云翠几重,鸟声惊落夕阳红。 - 注释: “山色凝云翠”形容山峰被云雾缠绕,颜色如同深绿的翡翠。“鸟声惊落夕阳红”描述鸟儿的叫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响亮,仿佛能将夕阳的红色都惊飞了。 - 译文: 山色被云雾缭绕,如同绿色翡翠般美丽;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天际,鸟鸣声中,似乎连那夕阳也为之颤抖,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红晕。 2. 要携琴去弹秋月,且掇棋来著晚风。 - 注释:
【注释】 南湖:指西湖。 已拾诗盈箧,犹如酒满船:已把写诗的诗词装满了书箱,好像酒满满地装了一船。 “清似”句:湖水清澈得就像一面镜子,俯仰之间可以看见两个青天。 【译文】 我收集了许多写诗的诗词,就像酒满满的一船一样,湖面上的水光也像镜子一样清澈,俯下身子和抬起头来都可以看见两个青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西湖的七绝。诗中描写西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睡起雨作一枕梦云过,半空诗雨来。 新蝉吟不了,尽晚自衔杯。 注释:睡醒时,窗外细雨纷飞;我正做着梦呢,仿佛在半空中飘浮,忽然间,一阵凉风把梦境吹散了,只留下满屋的诗雨。 新蝉鸣叫不已,直到夜深人静才停止;到了晚上,我只好借酒消愁;喝得酩酊大醉,倒头便睡了。 赏析: “一枕”四句:写诗人被雨声惊醒后的感受和心情。“一枕梦云过”,形容自己被雨声惊醒时的迷糊状态。“半空诗雨来”
翻译: 夜深人静时我喝得酩酊大醉,感觉就像躺在烂泥中无法动弹。 我睡到天明还沉浸在梦中,东边窗户外梅花的影子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注释: - 鼕鼕珰珰珰(dōng dōng dāng dāng dāng):形容酒醉的声音。 - 烂醉如泥了:形容喝得非常醉的状态。 - 谷谷呱(gǔ gǔ guā):形容睡得很重,像青蛙一样叫唤。 - 东窗梅影晓:指早晨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梅花上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