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好事近·其一 注释:- 人去玉屏间:形容美人离去,犹如在玉屏风之间。 - 逗:引起,触动。 - 柳丝风急:形容春风拂面,柳丝轻舞的景色。 - 帘外杏花细雨,罥春红愁湿:描述外面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 - 曲尘罗:泛指华丽的衣物。 - 中酒:饮酒过多。 - 应是:应该是。 - 绣床:绣着精美图案的床单。 - 倚秋千:坐在秋千上。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美人离开后的寂寞与惆怅
【注释】: 1、壬戌生日和居厚弟:壬戌,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号。“生日”,指作者生日。“居厚弟”,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苏轼在《答子由书》中说:“吾兄之才,天下莫及。”而苏辙则自谦说:“方今士大夫中,论材艺能文辞,以余为最下。”苏轼称他的弟弟为“弟”。 2、阿连书尺:书信。阿连即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3、眼腰黄赤:眼睛发黄,腰部发赤。 4、笺天:写上天。笺,用纸写字或作画。天,指皇帝。 5
好事近 · 中齐惠念,赐词俾寿,不胜岁寒兄弟之意 □后百年闲,元度自伤来暮。打破虚空无碍,共乘龙飞去。 更参末后句如何,此事未能付。前遇小桥风雪,是君诗成处。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的自题小词,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福。上片开头两句写自己对年华逝去、岁月蹉跎的感慨;“打破虚空”二句写与友人相聚时的快乐;“更参末后句如何”三句写自己对诗作的欣赏。下片“此事未能付”,意思是说此诗未竟
好事近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 译文: 在花朵之间,一只黄莺在歌唱,花瓣上挂着斜月,月亮落下时,乌鸦的叫声四处回荡。随着月落,黄莺的歌声消失,只剩下飘落的花瓣如同雪花一般。春风拂过,带走了去年的忧愁,解开了丁香花结上的忧伤。小亭子下,红色的雨点洒落,蝴蝶翩翩起舞,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庆祝。 注释: -
``` 好事近·江上探春回 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时节。 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 谢娘扶下绣鞍来,红靴踏残雪。 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 注释: - 江上探春回:在江上寻找春天的踪迹。 - 早梅时节:早春梅花盛开的季节。 - 两行小槽双凤:形容酒肆中排列整齐的小槽和凤凰形状的装饰。 - 按凉州初彻:演奏《凉州》乐曲结束。 - 谢娘:年轻美丽的女子。 - 扶下绣鞍来:轻轻放下马鞍。 -
【注释】 好事近 · 其二:把酒对江梅,花小未禁风力。何计不教零落,为青春留得。故人莫问在天涯,尊前苦相忆。好把素香收取,寄江南消息。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阕写惜别之情,下阕抒思归之意。此词写与意中的故人的离别,情深而不尽情。“把酒对江梅”,点题,“把酒”是借物抒情。“花小未禁风力。”梅花虽美,但经不住风雨侵袭。“何计不教零落”,如何不让这美丽的梅花凋零呢?“为青春留得”
“桃脸破初寒,笑问刘郎前度。为说正元朝上,缥缈年桥午。百年方半日来多,且醉且吟去。须信剑南万首,胜侯封千户。” 这首诗的作者邓剡,字君表,号东山,是宋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这首《好事近·寿刘须溪》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赞美。诗中的“刘须溪”很可能是邓剡的朋友或者同辈人,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交往和默契。在这首诗中,邓剡不仅表达了对刘须溪的赞美之情,还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注释】: 1.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赏花时”“醉东风”。双调,六十字,上片五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五仄韵。 2. 往事:过去的事情、经历。 3. 谁论:与谁讨论? 4. 暗弹泪血:暗中伤心流泪。 5. 何处最堪怜肠断,是黄昏时节:哪里是最令人痛心肠断的地方呢?这是在黄昏的时分。 6. 倚楼凝望又徘徊:靠在楼边凝望,又徘徊不定。 7. 谁解此情切:谁能够了解我这种感情呢? 8. 何计可同归雁
注释: 剪烛缀寒枝,标韵自然奇绝。不待陇头春信,喜一枝先折。 寿阳妆镜晓初开,残梅如飞雪。何似嫩黄新蕊,映眉心娇月。 好事近 · 其二 剪蜡缀寒条,标韵自然奇绝。不待陇头春信,喜一枝先折。 寿阳妆鉴晓初开,残柍若飞雪。何似嫩黄新蕊,映眉心娇月。 翻译: 用剪刀剪下蜡封的梅花枝条,它们自然地散发出奇异的魅力,不需要等到陇头(即陇西)春天的消息,就先于其他枝条开花了。 寿阳女子化妆时镜子刚刚打开
【注释】 好事近 · 其二:这是一首咏物词,以蜂为喻,描写了花的风韵。 点疏丛:指花丛中的花朵。“点”字写出了花的密集、繁茂的特点;疏丛,则说明这些花朵不是紧密地长在一起的,而是分散在花丛之中的。 浑似蜜房雕刻:形容花的形状和颜色都如同蜜蜂所建造的蜜房一样精致、美丽,也比喻其色彩鲜艳夺目。 不爱艳妆浓粉:不喜爱那些浓艳的色彩和装饰。 借娇黄一拂:用娇嫩的黄色轻轻一触花瓣。娇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