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时节。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

谢娘扶下绣鞍来,红靴踏残雪。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

”`

好事近·江上探春回

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时节。
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

谢娘扶下绣鞍来,红靴踏残雪。
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

注释:

  • 江上探春回:在江上寻找春天的踪迹。
  • 早梅时节:早春梅花盛开的季节。
  • 两行小槽双凤:形容酒肆中排列整齐的小槽和凤凰形状的装饰。
  • 按凉州初彻:演奏《凉州》乐曲结束。
  • 谢娘:年轻美丽的女子。
  • 扶下绣鞍来:轻轻放下马鞍。
  • 红靴踏残雪:穿着红色的靴子走在积雪未融的路上。
  • 归去不须银烛:回家时不需要点燃明亮的蜡烛。
  • 有山头明月:山上有明亮的月光。

赏析:
这首《好事近》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通过描绘江上寻春的场景与一位女子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不仅描写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观,还巧妙地运用了音乐、舞蹈等元素,将读者的感官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卷之中。

第一句“江上探春回”,立即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江水解冻,万物复苏,正是人们寻找春天的好时机。紧接着,“早梅时节”点明时间,强调了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早梅”不仅指早开的梅花,也暗喻着青春的美好与希望。接着,“两行小槽双凤,按凉州初彻”具体描述了场景中的细节,小槽排成行,中间有凤凰形状的装饰,而《凉州》乐曲刚演奏完毕,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一种热闹而有序的市井生活氛围。

接下来的“谢娘扶下绣鞍来,红靴踏残雪”则转入人物描绘。这里,“谢娘”指的是年轻美丽的女子,她轻盈地从马背上下来,红靴踩在尚未融化的雪地上,形象鲜明地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种描写不仅仅展示了女性的柔美,更暗示了春天的生命力和女性角色的活跃参与。

“归去不须银烛,有山头明月”以一个简洁的结尾带出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在这里,“归去”不仅是字面上的回家,更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归宿和平静。“银烛”代表着繁华与喧嚣,而“山头明月”则意味着内心的宁静和超然。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世界的淡然处之和对内心世界的向往。

这首《好事近》以其生动的景色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充满诗意的艺术空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春日早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