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天高庙妥灵,去来潮汐绕山青。
年登民俗饶怡乐,海近蛟虬入杳冥。
万里一身头既白,清樽三奠德惟馨。
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
【赏析】
本题是一首纪实性的咏物诗。诗人以“木落天高庙妥灵”起句,点明季节和时间,然后写潮汐绕山青,年登民俗饶怡乐。接着写海近蛟虬入杳冥,万里一身头既白,清樽三奠德惟馨。最后写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
第一联:“木落天高庙妥灵,去来潮汐绕山青。”
“木落天高”:木叶凋落,秋气清高,天已高远。这里指秋天,也指自己年老力衰,不能在朝中为官了。“庙妥灵”:庙宇安妥神灵,意即神灵降临。“妥灵”,即神降。“去来潮汐绕山青”:潮水涨落,环绕着青山。这二句话的意思是说,秋高气爽,神灵降临庙宇,潮水随着山势的曲折环绕着起伏。
第二联:“年登民俗饶怡乐,海近蛟虬入杳冥。”
“年登民俗饶怡乐”:每年登高的时候,民间风俗都很快乐。“年登”:每年的节日或庆典活动。“民俗”:民间风俗。“饶怡乐”:充满欢乐和快乐。“海近蛟虬入杳冥”:海边靠近大海,蛟龙盘踞在深海里。“蛟虬”:蛟龙。“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最神秘、最尊贵的动物之一。古人常把龙作为祥瑞之物。这里的“虬”指的是盘踞在大海深处的蛟龙。“入杳冥”:进入深远幽暗的地方。“杳冥”:深奥幽暗。
第三联:“万里一身头既白,清樽三奠德惟馨。”
“万里一身头既白”:身在千里之外,白发苍苍。“万里一身”,说明远离朝廷,身处异地。“白”,指头发变白,这里用作动词,表示年岁已高。“清樽三奠”:清酒三杯祭奠亡灵。“奠”是祭奠的意思。“德惟馨”:只有德行才是最香醇的香气。“德”在这里指品德、道德。“惟馨”:只有香味才能持久。“馨”,同“香”。
第四联:“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
“出门更合烧沈炷”:离开家门时,应当烧掉沉香。“合”是应当的意思。“沈炷”:沉香,是一种名贵香料,燃烧时香气浓郁持久。这里用作动词,表示燃烧。“青草连云接洞庭”:青草连天,与洞庭湖相接。“洞庭”: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中游。
全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