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与谁论,无语暗弹泪血。何处最堪怜肠断,是黄昏时节。
倚楼凝望又徘徊,谁解此情切。何计可同归雁,趁江南春色。

【注释】:

  1.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赏花时”“醉东风”。双调,六十字,上片五句四仄韵,下片六句五仄韵。
  2. 往事:过去的事情、经历。
  3. 谁论:与谁讨论?
  4. 暗弹泪血:暗中伤心流泪。
  5. 何处最堪怜肠断,是黄昏时节:哪里是最令人痛心肠断的地方呢?这是在黄昏的时分。
  6. 倚楼凝望又徘徊:靠在楼边凝望,又徘徊不定。
  7. 谁解此情切:谁能够了解我这种感情呢?
  8. 何计可同归雁,趁江南春色:用什么办法能像大雁一样一起回到南方去呢?趁着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色。
    赏析:
    此词以写离别为主旨,抒写离愁别恨,但写得不落俗套。全词语言明白如话,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开头三句,“往事与谁论,无语暗弹泪血”,言往事不可说,只能暗中流泪。这两句化用杜甫诗句:“有客挥弦危柱,无端变却《阳春》”(《寄裴十四》)和李白诗句:“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蜀道难》),意谓自己心中郁积已久,无法排遣,只好任凭泪水滴下,犹如琴声呜咽,音调凄清。“暗弹泪血”四字,将内心的痛苦表达得十分深刻动人。
    过片“何处最堪怜肠断,是黄昏时节”,点出题旨。这两句化用李商隐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意谓在这黄昏时刻最令人肝肠寸断!“黄昏时节”既是时间背景,也是内心感受的外射,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处境,更表现了他内心的孤寂悲苦。
    结尾两句“倚楼凝望又徘徊,谁解此情切”,进一步抒写作者的情怀。他倚楼远望,徘徊不已,不知如何是好。这两句化用李益诗句:“回望相门第四桥,翠梧桐叶映红潮。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从军北征》)意谓自己的情感已经化为追忆,当时的痛苦也已经成为惘然。“谁解此情切”一句,既表明作者不愿向人倾诉,又透露出对知己知已的渴望。
    这首词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而婉曲,富有感染力,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