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
送桑民怿训导泰和 十年三度试春闱,新见声名满帝畿。 甲第久惭唐李合,奇才终误宋刘几。 功名岁晚非蓬鬓,湖海官贫尚布衣。 试看孤鹰下林落,甘心还向碧天飞。 注释: 送:赠送。桑民怿:人名。训导:教导、训诫。 泰和:地名。 十年:指十年的时间。三度试春闱: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三次进入春季的科举考场。春闱:春季举行的乡试(即会试)。甲第:科举制度中称考中进士为登甲科,所以科举考试中举叫“甲第”。久
《送宋民止绵州学正》是一首由明朝李东阳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已见珊瑚拂钓竿,不胜遗恨满江湍: - 珊瑚拂钓竿:形容江水清澈,如同珊瑚般美丽,但钓鱼人的心情却充满了遗憾,因为鱼未能上钩。 - 不胜遗恨满江湍:表达了诗人对未能钓到鱼的遗憾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江水的赞美。 2. 力穷鲁缟心犹壮,望入蓬山路始难: - 力穷鲁缟:形容力量已经用尽,但内心却依然坚定
【注释】 1. 尚方:宫廷中掌管制作各种器物的官署。新报:新送来的文书。赐衣:皇帝赏赐的衣服。成:完成,指衣服已经制成。玉节:古代使者所持的一种玉制的符节。金书:用金属制成的信函。行:出行。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2. 岭外:指岭南地区,这里泛指南方。方言:当地的方言。通异俗:懂得当地的习俗。 3. 岛中:指琉球群岛中的某个地方。烟火:指炊烟。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堡或城市。 4. 风化:教化、影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律诗,表达了对董子仁的祝福和期望。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琉球东望海门开。” 琉球是指今天的台湾。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琉球岛向东望去,可以看到海门(即大海的入口处)正在敞开。 - 第二句:“圣代提封亦壮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神圣的时代里,国家的疆域广阔壮丽。 - 第三句:“万里风涛才七日,六年天使此重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经过万里的风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担忧之情。 诗句解读: 1. 望到关山白雁初: - “望到”意味着诗人在远处看到或想起了某物。 - “关山”通常指代边远的高山,这里可能指代诗人所居住的地方与远方的朋友所在地。 - “白雁初”指的是秋天时南飞的大雁,也象征着离别。 - 整体而言,这句描绘了诗人从远方看到秋天的雁群,引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2.
【注释】 北斗:指北斗七星,古代用以表示地位。 锦袍牙笏:指朝廷的官服和朝见皇帝时使用的笏板。 词赋:指辞赋等文章。 紫塞天高连雁影,石城江落见潮痕:塞外的天空与大雁影子相接,石城的江边可以看到潮水的痕迹。 金瓯:指代国家。彩笔:比喻才华横溢,能写诗作文的人。 姓字:指人的姓名或字。圣主:指英明的君主。论:评论或评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送王祭酒先生还南京而创作的。首联“盛代声名北斗尊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陈汝砺的,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寂寞天涯叹所依 “寂寞天涯”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和无奈;“叹所依”则表达了对依靠之人或事物的怀念,可能是因为他/她不能经常回家,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与亲人团聚。 2. 海云江月意俱违 “海云江月”指的是诗人所处之地的景象,即大海上的云雾和江边的月亮;“意俱违”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景象的感情
这首诗是诗人在西城故赵尚书的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时用等人的倡和之作。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果园的景色,后两联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漫忆江湖万里游,西园风景似南州。 【注释】“漫忆”意为随意回想;“江湖”指广阔的水域,这里借指诗人的生活经历;“西园”是故赵尚书的果园;“南州”指的是南方的园林。 【赏析】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远方的江湖中旅行
和师召步入西华韵 探寻古代诗意,感受时光流转 1. 九衢香雾拥尘埃 - 描绘街道之繁忙与香气缭绕 - 仙踪隔草莱象征神秘莫测之地 2. 螮蝀影从桥底见 - 螮蝀即水鸟 - 桥底见指隐蔽处 3. 芙蓉花在镜中开 - 借物象表达美好寓意 - 镜中花开象征美好幻想 4. 碧桃黄竹无年岁 - 描述自然景物永恒之美 - 碧桃黄竹象征恒久不变 5. 翠羽红鳞自去来 - 比喻人生变迁与自由 -
诗句原文:句入西园字字清,葛衣纱帽称闲行。 译文:每一个字都透露出西园的清新,身着葛衣和纱帽显得悠然自得。 注释:这句诗中的“西园”指的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果园,“葛衣纱帽”是指穿着朴素的装束,“闲行”则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园果园中漫步的情景,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句原文:苔侵翠壁应全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