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
【注释】 ①郑瑶夫先生:即郑侨,字瑶夫。郑侨(1309-1368),字子公,号东山逸史生,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人。元代文学家、史学家。曾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三年(1343年)任秘书监著作郎,后辞官归乡。著有《东山遗稿》等。②冰霜心事见平生:形容自己为官清正廉明。③冠冕文章动两京:指郑侨的文章在京城受到推崇,影响广泛。④直讲旧官才五品,太常新命接三卿:直讲和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的机构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残樽系马立斜阳,忽送秋声满树凉。 - 残樽:指酒器中剩余的酒。 - 系马:将马栓在一边。 - 斜阳:夕阳西下的景象。 - 秋声满树凉:秋天的声音让树叶感受到凉爽。 2. 花落始知留客久,雨来偏为作诗忙。 - 花落:指花瓣落下。 - 留客久:长时间逗留,不轻易离开。 - 雨来:下雨来临。 - 作诗忙:忙于写诗。 3. 山堂竹户寒犹闭,石径苔泥滑不妨。 - 山堂
【解析】 1.“官曹”三句:官场无计可施展(招寻),坐爱林风满素襟。官曹:指朝廷官府。招寻:寻找,引申为施展、施展才能。林风满素襟:指秋风阵阵吹拂着衣襟。 2.“醉后”两句:醉后颇思醒酒石,贫来须办买山金。(买山金:比喻购买山林,隐居起来) 3.“花蹊”两句:花蹊柳径稀疏见,茗碗冰壶次第斟。(次第斟:依次斟满) 4.“欲问”两句:欲问五陵歌舞地,我家园树得成阴。(五陵:泛指名门望族聚居之地
【注】①陆封君归大仓:指陆封君(陆游)回故乡。②池凤:池塘中的凤凰,比喻自己像池中飞出的凤凰,远去而未归来。③白首:年老。④兴不无:兴会很多。⑤骨肉:亲朋故旧。⑥欹枕:侧卧着枕头。⑦重游蓟:指重游故地蓟州。⑧林下:指幽居之处,此处以山林代指自己的隐居生活。 译文 十年来池中的小凤凰已经长大了,如今要飞向高高的蓝天,但心中却不免感到有些惆怅和不安。 年纪大了只关心自己的骨肉至亲
【注释】 1. 高阳: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西涯:指作者的友人王涯(字西涯) 2. 烂醉欲人扶之:意思是王涯喝醉了,让人扶着他走。 3. 二樽:指两杯酒。见惠:得到对方的恩惠。步韵答之:用这首诗的韵脚来作答。 4. 梦断高阳:意谓梦醒回到现实中,回到了高阳这个地方(高阳即指王涯)。 5. 坐惊神语落虚无:坐着的时候被酒力所震,听到一些虚幻不实的话。 6. 差胜:比得上、超过的意思。 7. 微醺
诗句释义与译文- 尚书门第切云高,西去秦山望眼劳。 - 关键词解释: - 尚书门第:指王元常出身显赫的家族。 - 切云高:形容其家地位崇高,直上云霄。 - 西去秦山望眼劳:指王元常即将离开故乡赴任河州(今甘肃临夏),因远行而感到劳心劳力。 - 朝论十年归旧德,家声今日在时髦。 - 关键词解释: - 朝论:朝廷中的评价。 - 十年归旧德:王元常在朝中享有盛名已久,此次回归故里,将恢复昔日声誉。
诗句: 刑部郎中栝苍金君尚德之子禧及其弟尚义御史之子祺闻尚义将有谪命自其家赴京师以予托交二君称契家子来谒子重其孝友笃至怅然感之赋赠一律 译文: 刑部郎中金尚德的儿子金禧和弟弟金尚义御史的儿子金祺听说金尚义将被派遣到京城,就带着我来拜访你们。我感叹他们的孝道和朋友情谊深厚,心情惆怅。 注释: 1. 刑部郎中:官名,指在刑部(古代中国中央司法机构之一)担任官职的官员。 2. 栝苍:地名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送黄汝脩举人还太平”是全诗的主题,描述了诗人送好友黄汝修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 - “京国趋庭见少年”,这句话的意思是京城里的朝廷里见到一个年轻的人,这里的“京”指的是京城,而“庭”是指朝廷,“少年”则指的是年轻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黄汝修这个年轻有为的年轻人的赞美之情。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手法、语言等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赏析”,考生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来分析,最后还要写出自己的理解或感悟。 此诗首联“林屋养高”是说隐君的住处,“林屋”指山间幽静的地方,“养高”即隐居。颔联“老去折腰羞作县,醉中因酒得称仙”是说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做官了,只能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因为酒能让人飘飘然
诗句翻译:行囊又一次挂起佛堂的灯火,但是仍然喜欢诗歌。 译文:行囊又一次挂起佛堂的灯火,然而我仍然深爱着诗歌。 注释:1. "行囊" - 指诗人携带的行李和书籍。“挂” - 放置。2. “佛堂” - 佛教寺庙中的讲堂,这里可能用于休息或冥想的地方。3. “灯” - 在佛教中,佛堂通常点灯以示庄严。4. “缘诗尚爱僧” - 喜爱诗歌并尊重僧人。5. “江上踏泥三日屡” - 形容在江边行走了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