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国趋庭见少年,别来风度已凝然。
亦知梗槩非流俗,未论簪缨有世传。
坐上好书消岁月,江南归梦绕山川。
桃溪太守今前辈,长在春风几杖前。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送黄汝脩举人还太平”是全诗的主题,描述了诗人送好友黄汝修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
- “京国趋庭见少年”,这句话的意思是京城里的朝廷里见到一个年轻的人,这里的“京”指的是京城,而“庭”是指朝廷,“少年”则指的是年轻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黄汝修这个年轻有为的年轻人的赞美之情。
- “别来风度已凝然”,“别来”指的是自从分别以来,“风度”是指气质、风采,“已凝然”则表示黄汝修的气质已经变得更加成熟稳重。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黄汝修的成长变化感到欣慰。
- “亦知梗槩非流俗”,“梗槩”在这里可能是指志向或品格,而“流俗”则是指平庸庸俗的人。这句诗意味着诗人知道黄汝修的志向和品格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 “未论簪缨有世传”,“簪缨”在古代指的是官员的服饰,而“世传”则是指世代相传的荣誉和地位。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黄汝修未来能够取得显赫成就的期望。
- “坐上好书消岁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坐在书房里读好书可以让时间过得更快。这可能是因为读书可以让人忘却时间的流逝,从而更加专注于学问。
- “江南归梦绕山川”,“江南”通常指中国南部地区,这里可能是指黄汝修即将离开的地方。而“归梦”则是指回家的梦想。这句诗可能是诗人表达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他回家乡的思念。
- “桃溪太守今前辈”,这句话中的“桃溪”可能是指一个地方的名称,而“太守”则是指地方长官。这里的“前辈”可能是指黄汝修的父亲或其他长辈人物。这句诗可能是诗人表达对黄汝修父亲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与黄汝修之间的友情的珍视。
- 最后一句:“长在春风几杖前”,这句话的意思是永远活在春天的气息中,享受着春风拂面的感觉。这里的“春风”象征着美好和希望,而“几杖前”则表示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前行。这句诗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祝福,也表达了对黄汝修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黄汝修的形象和他的人生经历,表达了对这位青年才俊深深的赞赏和期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黄汝修的深厚情谊,又展现了他对朋友未来的祝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