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霜心事见平生,冠冕文章动两京。
直讲旧官才五品,太常新命接三卿。
园林俎豆春秋祭,江海庭闱日夜情。
近说词臣多简在,御屏风上恐题名。

【注释】

①郑瑶夫先生:即郑侨,字瑶夫。郑侨(1309-1368),字子公,号东山逸史生,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人。元代文学家、史学家。曾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三年(1343年)任秘书监著作郎,后辞官归乡。著有《东山遗稿》等。②冰霜心事见平生:形容自己为官清正廉明。③冠冕文章动两京:指郑侨的文章在京城受到推崇,影响广泛。④直讲旧官才五品,太常新命接三卿:直讲和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的机构,郑侨被任命为这两个职务,说明他得到了朝廷的重用。⑤江海庭闱日夜情:形容郑侨对家乡的感情深厚,无论白天黑夜都思念着家乡。⑥简在:指在位的人,简,通“鉴”。⑦御屏风上恐题名:指皇帝可能会在御屏风上题写郑侨的名字。⑧词臣:古代官员的一种,负责撰写诗文,记录朝政大事。⑨御:皇帝的代称。⑩屏:屏风。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文学家郑侨送别其友人郑瑶夫前往南京任太常寺长官时所作。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共七十二句,前六联都是写郑侨的为人和才华,最后一句则以郑侨即将出任太常寺长官,皇帝可能要在屏风上题写郑侨的名字相劝勉,表明诗人对朋友的祝愿之意。郑侨的这首送别词,写得很有特色:

第一联“冰霜心事见平生”,是说郑侨一生为官清廉正直,不为权势所动摇。“冰霜”喻指严正不阿的品质,与“心事”合起来,既点明了郑侨的品格,又写出了他一生的行踪。“冠冕文章动两京”,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郑侨的文章被京城的士大夫广为传颂;“冠冕”指官服,这里指官服上的章服。“动”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使……感动,使……受感动。“两京”,这里泛指京城。“冠冕文章”是指郑侨的文才和学问;“两京”则是说郑侨的名声传播得很远。

第二联“直讲旧官才五品,太常新命接三卿”,写的是郑侨在京城中的地位和声望很高。这里的“直讲”指的是翰林学士,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顾问,而“太常”则是指掌管祭祀礼仪的重要官职。“旧官”和“新命”分别指郑侨以前担任过这个职位,现在又被提升到更高的岗位。“才五品”、“接三卿”则是说郑侨的官阶和地位都比从前高得多了。

第三联“园林俎豆春秋祭,江海庭闱日夜情”。“俎豆”是一种盛放祭祀用品的器皿;“江海”是指长江和大海,用来比喻家乡和仕途。“春秋祭”,是指按照传统习俗在春秋两季进行祭祀,表示对先祖和国家感恩敬仰之情。“庭闱”则是指宫廷,“朝夕”表示时间长短不定,但总是指时间很长。“日夜情”就是形容郑侨对家乡的感情非常深厚,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时刻怀念着家乡。

第四联“近说词臣多简在,御屏风上恐题名”。“词臣”是指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称呼,他们常常参与起草朝廷文书的工作;“简在”则是指那些有才能的人,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在皇帝的案头。“御屏风上恐题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可能会在御屏风上写上郑侨的名字;“御屏风”是指皇帝的御座后面的屏风,上面经常挂有大臣们的名字或诗句。

最后两句“赏析”是对全诗的总结概括。诗人通过郑侨的经历,勉励友人郑瑶夫在新岗位上要继续发扬他的优秀品质,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同时也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家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