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 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注释】: 1)碧溟蒙:水天一色,一片碧蓝之色。溟蒙,水波荡漾的样子。 2)曲渚:弯曲的湖洲。 3)画舸:装饰有彩绘的船只。 4)绮罗:精美的丝织品。 5)留佳客:留连好客。 6)弦管:乐器,古代的一种管弦乐器。 7)晚风:傍晚的风。 8)半醉:饮酒到微醉的状态
西湖 官程未了是敲推,课督无人只自催。 不到西湖无半句,西湖端合号诗媒。 注释: 1. 官程未了是敲推,课督无人只自催:意思是官员的行程还没结束,还在敲打、推动着;而课督之官又没有来,只好自己督促自己。 2. 不到西湖无半句,西湖端合号诗媒:意思是如果到了西湖,那么就能写出许多美妙的句子,因为西湖本身就是诗人创作的素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旅途中的状态。由于官员的行程还未结束
【注释】 西湖:指杭州西湖南屏山麓的西湖。 黑云妒日故要遮,剩得轻红一缕霞。 黑云遮住了太阳,留下一丝淡淡的晚霞。 小雨挟风针水面,满奁皱縠起团花。 细雨带着风势扑打在湖面上,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像花朵一样绽开。 【赏析】 此诗写西湖暮春景色,首二句写乌云压境,夕阳将逝,而西湖却有一抹晚霞;次四句写细雨拂面,湖波微漾,水天相接处犹如一轴团花图画。全诗以“晚”字统领,以“残霞”为景致,意境优美
西湖别舍弟润之 几度归程入梦间,秋鸿社燕两为难。 西湖半夜风雨急,交泗一床心胆寒。 落第我为中酒味,圜桥子亟洗儒酸。 臂弓秣马长淮去,莫笑狂夫老据鞍。 【注释】 ①西湖别舍弟润之:诗人与舍弟在西湖分别时作的诗,“别”字是双关,既指离别,又指送别。 ②几度归程入梦间:多少次回到京城的路上都做了归乡的梦。 ③秋鸿社燕:秋天的大雁和春天燕子,比喻兄弟或同僚。 ④西湖半夜风雨急:夜深时分湖面突然风雨大作
西湖独行 画桥朱阁水东西,柳带花梢耸复低。欲上扁舟还借问,此中时有晋人迷。 【注释】“扁舟”:小船,泛指船。晋:指南朝诗人谢灵运。晋人迷:晋代文人的踪迹难以寻觅。 【赏析】《西湖独行》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西湖景色之美和游人对此的留恋之情。全诗意境开阔,语言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西湖水决 平原出大水,蚁壤溃长汀。 舟楫疑藏壑,波涛骇建瓴。 注释:平原上突然涌起巨大的洪水,蚂蚁般的泥土崩塌了长长的河堤。 译文:平原上突然涌起巨大的洪水,蚂蚁般的泥土崩塌了长长的河堤。 赏析:此诗描写了平原上突然出现的洪水,蚂蚁般泥土崩塌了河堤。诗人用“蚁壤”形容泥沙如蚁,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洪水的威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这场洪水的担忧和恐惧。 舟楫疑藏壑 舟楫疑藏壑,波涛骇建瓴。 注释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七绝诗。首句写湖面碧波荡漾,与碧空浑然一体;次句写杨柳依依,路通幽径。第三、四句写远山如飞驰之马,新桥似跨越彩虹。五、六两句写东风香满人间,夕阳乐声不绝。最后两句总括全诗之意:都是游赏之人,情趣却不同。赏析时可结合诗句进行。 【答案】 译文: 湖面波光粼粼,和碧空融为一体,杨柳摇曳,小路纵横相连。远处的山峦仿佛骏马奔驰,新桥如同彩虹横跨。 东风吹送阵阵花香
注释 1. 西湖春意胜当年:这里的“胜当年”表示西湖的春天比往年更加美好。 2. 公领笙箫泛画船:这里指苏轼(东坡)在湖上泛舟,手持笙箫乐器。 3. 锦绣一林生水面:形容西湖四周的园林景色如锦绣般美丽,湖水中倒映着这些美景。 4. 衣冠万堵立山前:形容西湖边聚集了众多文人雅士,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站在山前。 5. 仁恩在物禽鱼遂:这里的“仁恩”可能指的是西湖的自然景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创作背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理解全诗内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赏析。本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所写的一首诗。首句“数日秋风早”,点出季节,为下文写景作铺垫;“单衣补未圆”,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处境。“长贫身事缺,多病主人怜”两句,进一步点出诗人的贫困潦倒,以及主人对自己的关心。“卖药僧归寺
【诗句注释】 持节南来耸百城:持节,指持朝廷颁发的符节,南来,指来到南方。耸,使…耸起。百城,指很多城市。 就分帅阃握边兵:就,靠近。分帅,指分领军队的长官,阃(kǔn),指军门,这里泛指军营。握边兵,指掌管军队。 尽令殊俗窥风采:尽,完全、统统;令,使;殊俗,不同的风俗习惯;观,看;风采,风度、气度;窥,观察。 更许佳山托姓名:更,再;许,允许,许可;佳山,美好的山峰;托,寄托;姓名,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