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注释】 一士千金未易偿:一个读书人,千金难买啊。陈、赵:指北宋的欧阳修和苏轼。陈师道(1053-?),字叔达,号后山居士。苏轼门下士。官至秘阁校理。与苏东坡友善。其诗多伤时悯世之作。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吉州人,谥文忠。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唐书》称他“志节高洁”、“正直不屈”,后世将他与韩愈
注释: 卧听谡谡碎龙鳞,俯看苍苍立玉身。 一舸鸱夷江海去,尚余君子六千人。 译文: 在西湖寿星院此君轩,我躺着聆听着瀑布声如同龙鳞破碎,低头看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峦如同玉石般屹立。 一艘小船载着鸱夷之民驶向江海,但君子的忠诚仍然如初,还有六千人在我身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首句“卧听谡谡碎龙鳞”形容瀑布声如龙鳞破碎,形象生动;次句“俯看苍苍立玉身”则描写了远望山峰如玉般矗立
【注释】 西湖寿星院明远堂:指杭州西湖的寿星庵(又名寿圣寺)内明远楼。明、清时为浙江巡抚行辕,今名寿圣寺。 十年不向此凭栏,景象依然一望间:十年,这里指作者在京城任官时,到此地凭栏眺望已过十年,而景色依旧,但人却老去很多。 龙蜃吐云天入水,楼台倒影日衔山:龙蜃,即海市蜃楼,形容湖上云雾缥缈,楼阁亭台倒影在水中,仿佛是天空中的景象。 僧于僻寺难为隐,人在扁舟未是闲:僧人住在偏僻的寺庙中不能隐居
西湖二咏观捕鱼 西湖不放长竿入,群鱼空作淘河食。 渔人攘臂下前汀,荡漾清波浮两腋。 藕梢菱蔓不容网,箔作长围徒手得。 逡巡小舟十斛重,踊跃长鱼一夫力。 柳条穿颊洗黄金,鲙缕堆盘雪花积。 烧薤香橙巧相与,白饭青蔬甘莫逆。 食罢相携堤上步,将散重煎叶家白。 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注释: 1. 西湖不放长竿入:禁止使用长竿捕鱼,防止破坏湖中的生态环境。 2. 群鱼空作淘河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首先,理解诗意是赏析的前提;然后,把握诗中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情感。最后,分析诗的语言特点。注意“縠”的注释。 【答案】 译文:湖面上的芡实刚发芽,叶子皱起就像细薄的縠带一样,南风吹开水面上的莲叶,仿佛车轮脱了轴。紫红色的果实青绿色的刺,好像刺猬的长毛,在水面上放花波纹里成熟。红掌拨清波。满眼的莲花像赤手捧取珍珠一般,谁想到那莲子内藏有明珠般的仁
诗句释义: 1. 西湖偶成: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 2. 思远楼西平屿东:思远楼位于西湖边,西平屿在湖中,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站在思远楼上眺望湖面的景象。 3. 会昌湖上藕花风:会昌湖是西湖中的一个景点,这里描绘了湖上的荷花随风轻轻摇曳的情景。 4. 水亭隔岸湘帘卷:水亭是诗人所在的位置,湘帘是指古代南方的一种窗帘,这句描绘了诗人站在水亭上,看到湘帘被风吹动的情景。 5. 人倚阑干忆谢公
【注释】 花心亭:在西湖孤山的东北角。 湖光:指西湖景色。 便幽趣:为了寻找那一份静幽之趣。 倚:靠。 水边春寺:指孤山东麓灵隐寺旁的白堤春晓。 柳下小舟:指孤山东南麓的雷峰塔下的苏堤春晓。 莺花:这里泛指春天的花事。 【译文】 花心亭上坐着,满眼都是西湖风光。 只因为喜爱这里的幽静趣味,能来这里靠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享受这份宁静。 水边的春寺十分安静,柳下的小舟隐藏其中。 不用等到清明时节
这首诗是苏轼的《西湖亭》,全诗如下: 一泓泉色涨漪涟,窃号西湖几百年。 泛出芰荷钱万叠,洗开杨柳眼三眠。 雪鸥卧听禅僧磬,锦鲤行惊钓客船。 若比钱塘江上景,欠他十里好风烟。 注释: 1. 一泓泉色涨漪涟:一泓指的是一池水,泉色是指泉水的颜色,涨漪涟指的是水面上的波纹。 2. 窃号西湖几百年:窃号指的是偷偷占据或者自称,西湖是指杭州西湖,几百年指的是几百年的湖水。 3. 泛出芰(jì)荷钱万叠
西湖忆语 王子猷爱竹,不问主人造门;陶渊明卧舆,遇酒便留道士。 况西湖胜概,擅东颍佳名。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良朋,乘兴有时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阵薄伎,聊佐清欢。 注释: 1.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王子猷爱竹,不问主人造访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菡萏(hàn dàn) - 荷花 香(xiāng)清(qīng) - 芬芳清香 画舸(huà gě)- 彩绘的小船,泛舟 浮(fú)- 漂浮 使君(shǐ jūn)- 长官,指诗人自己或同僚 宁复忆(nìng fù yì)- 难道还会记起 扬州(yáng shāng)- 地名,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 二十四桥(sè shí èr qiáo)- 扬州的一个著名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