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注释】 罨画:以彩绘或彩色纸裱贴在屏风上,作为景物的装饰。 峰峦侧堕水争飞:指西湖中的群山和湖水互相争夺地盘。 云庄历乱荷花尽,月地倾颓桂子稀:指诗人所见的西湖景象已不复当年盛景,荷花凋谢了,桂花也稀疏了。 莺断曲裳思旧树:指诗人看见鸟儿们纷纷离开了曾经栖息过的树木。 鹤髡丹顶悔初衣:指诗人看见鹤儿们的头顶被染上了黑色的羽毛,感到悔恨当初没有选择一种更为自然的发色。 今愁古恨谁消得
注释 山冷:山间气候寒冷。 梅似续(续:延续;指树枝上新长出的枝丫) 巢新:鸟筑巢时,新筑的巢很嫩,容易损坏,因此需要经常修整。 鹤归来:古人有“巢居知风寒”的诗句,这里以“鹤巢”比喻人居巢穴。 赏析 此诗为题咏西湖之景。首句写寒山中梅花如春枝般生长,次句则写鸟儿筑巢于巢穴之中。诗人借物抒怀,寓意着自己虽在宦海沉浮,却能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又如鸟儿一般自由自在
【注释】 瞰:俯视。碧楼:指西湖边上的行宫楼阁,因湖面碧波荡漾,楼阁隐映水中,故名“碧楼”。 览景不嫌高(yàn jǐng gào):观赏风景不嫌高处。 山楼瞰碧涛(tāo):从山上的楼阁俯瞰碧绿的波浪。 雨晴皆合赏(xīnɡ):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可以欣赏到。都:都。 差排(chán pái)歌舞曹(cáo):这里指歌舞娱乐活动。差:通“猜”,推测,猜测。 会心所:意会心中之所想。
【注释】 西湖行宫八景 其一 四照亭:四照亭在西湖孤山最高处,是观赏西湖全景的最佳点。此诗描绘了四照亭的美景。 孤山最高处,更据圣湖中:孤山最高峰,更靠近西湖中心。 峰色回环翠,花光澹荡红:山峰色彩斑斓,如环绕的绿色和淡雅的红色。 堤虹遥饮练,波縠净披风:堤防上的彩虹在远处映衬着湖面,波浪轻轻拂过水面。 方喜奇全揽,翻牵兴莫穷:刚刚高兴地欣赏到这美丽的景色,却突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赏析】 此诗写西湖行宫的景致。鹫峰在灵隐寺后,其上有鹫峰寺和香积厨。“鹫香”即指香积厨之炊烟。诗人登上鹫峰,看到山上有一片树林,林中树木苍翠,十分秀美,令人心旷神怡。但诗人又觉得这种景色并不如山下的西湖那样使人满意。 首句写山。“山水清晖蕴”,写山上林木葱郁,山色青翠,光华内蕴。“挺生仙木芳”,写山上生长着许多名贵树种,这些树木长得很茂盛,而且气味清香,十分芬芳,好像神仙所居的地方一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目遥方过雨:眼睛望去,远方天空刚刚下过雨。"目遥"指的是视线远望,"方过雨"则表示刚刚过去一场雨。 2. 意入更逢凉:内心感受,更加感受到一种清凉。"意入"意味着内心的体验,"更逢凉"是指感受到了更深一层的凉爽。 3. 声是戛寒玉:声音像是敲击在寒冷的玉器上。这里的“玉”比喻了清澈、冷润的声音。 4. 境还生静香
绿云径 径纡探绝胜地,森秀入苍云。 苔迹时留印,樵斤未许闻。 蒙蒙湿鹤毳,濯濯润螺纹。 谢傅东山好,微嫌丝竹纷。 注释: 绿云径:西湖行宫八景之一,位于杭州西湖边。 径纡(yū):曲折、蜿蜒。 探绝胜地:寻找美丽的景色。 森秀:形容树木繁茂、高大挺拔。 苍云:形容天空中的云层。 苔迹(tái jì)时留印:指在苔藓上踩过,留下脚印。 樵斤:砍伐林木所用的斧头。 蒙蒙:湿润的样子。 洗濯(zh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描写了玉兰馆的美景。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对峙白琳树,迎阶为我开。 注释:面对白琳树,仿佛是为我而开放迎接。白琳树可能是指玉兰花或者某种树木,迎阶为我开则形容其迎接客人的景象。 2. 判春标雅致,名馆称清裁。 注释:春天到来时,这里展现出优雅的风貌,被命名为名馆,并以其清新脱俗的特点著称。 3. 一晌教神往,他时待客来。 注释:一时间让人神往
【注释】贮月泉:西湖中一个著名的泉眼,因水质清澈见底而得名。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西湖游览时有感于当地泉水的清澈,而写的一首咏物诗。 首句“乳窦贮天池”,写泉水从石缝间涌出,好似天上的明净的水池,给人以高远幽静之感。第二句“嫦娥小浴之”,用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比喻泉水清凉宜人,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第三、四句写湖水清浅,月光倒映其中,使水波也显得皎洁明亮,仿佛月亮一般
领要阁:在西湖的行宫之中,是观赏西湖美景的重要地点。岚霭朝晡别,湖山趣不穷:早晨和傍晚时,云雾缭绕在湖上,景色优美。湖山之美,无穷无尽。 一时期领要,千古有高风:在这个时期里,领要阁成为了重要的景点。它的存在,象征着历史上的辉煌。 借问双峰侧,何殊六法中:双峰是指杭州西湖的北高峰和南高峰,它们矗立在湖边。六法,是指绘画技法中的六种基本手法,指的是山水画中的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