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冷好教梅似续;巢新应有鹤归来。
注释
山冷:山间气候寒冷。
梅似续(续:延续;指树枝上新长出的枝丫)
巢新:鸟筑巢时,新筑的巢很嫩,容易损坏,因此需要经常修整。
鹤归来:古人有“巢居知风寒”的诗句,这里以“鹤巢”比喻人居巢穴。
赏析
此诗为题咏西湖之景。首句写寒山中梅花如春枝般生长,次句则写鸟儿筑巢于巢穴之中。诗人借物抒怀,寓意着自己虽在宦海沉浮,却能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又如鸟儿一般自由自在。
山冷好教梅似续;巢新应有鹤归来。
注释
山冷:山间气候寒冷。
梅似续(续:延续;指树枝上新长出的枝丫)
巢新:鸟筑巢时,新筑的巢很嫩,容易损坏,因此需要经常修整。
鹤归来:古人有“巢居知风寒”的诗句,这里以“鹤巢”比喻人居巢穴。
赏析
此诗为题咏西湖之景。首句写寒山中梅花如春枝般生长,次句则写鸟儿筑巢于巢穴之中。诗人借物抒怀,寓意着自己虽在宦海沉浮,却能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又如鸟儿一般自由自在。
注释 山冷:山间气候寒冷。 梅似续(续:延续;指树枝上新长出的枝丫) 巢新:鸟筑巢时,新筑的巢很嫩,容易损坏,因此需要经常修整。 鹤归来:古人有“巢居知风寒”的诗句,这里以“鹤巢”比喻人居巢穴。 赏析 此诗为题咏西湖之景。首句写寒山中梅花如春枝般生长,次句则写鸟儿筑巢于巢穴之中。诗人借物抒怀,寓意着自己虽在宦海沉浮,却能像梅花一样坚韧不拔,又如鸟儿一般自由自在
畏吾村谒李文正公祠 耆耇摧将尽,貂珰煽未休。 委蛇销炽焰,持重护清流。 诗格开何李,忠谋补谢刘。 灵祠香一瓣,惆怅暮云秋。 【注释】 耆:通“耆老”,年高德劭的人。 耆(qí):《易·系辞下》:“古之学者为知者,有先识其大者远者,多近之而不知其远者也。”后因以指年长而有学问的人。 摧:毁坏。 将尽:快要完了 貂珰:貂裘和金珰饰,古代皇帝所服。此处指宦官。 貂珰煽:比喻宦官当政,扰乱朝纲。 委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题干中“格式”的要求。考生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明确题干信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 (2)
方应纶是清代的诗人。 字綍书,一字雪浦,出生于清湖南巴陵。他是一位嘉庆四年进士,并历任御史与广东、浙江盐运司使等职,有“廉声”之誉。方应纶的创作涉猎广泛,包括五言律诗《畏吾村谒李文正公祠》在内的多篇作品流传于世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诗的逐句释义: 1. 温武忠墓 - 描述的是名士温武忠的墓地或纪念碑。 2. 名士谁当第一流 - 这是一句表达对名士的最高评价。 3. 孤臣独共主君忧 - 表明诗人自己作为一位孤独的大臣,为国家的未来而忧虑。 4. 已看甲马趋金殿 - 描述了一幅景象,士兵们骑着战马急匆匆地奔赴皇宫。 5. 别少风帆到石头 - 描述了船只离开的场景,可能是指出征或离别。 6.
【注释】 江天:江水天空。风雨画凄凄:风雨如画,景色凄凉。萍踪:飘浮不定的踪迹。解道:怎知道。相逢:相遇。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愁别绪的诗。 首句“江天风雨画凄凄”,描绘了一幅风急雨骤,天色苍茫的图景。诗人把风雨和江天联系在一起,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片茫茫的江面,在狂风暴雨中翻滚,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次句“浪打孤舟独去迟”,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诗人坐在颠簸的小舟上
【译文】 我曾在戏马台上洒过英雄的眼泪,那英雄的豪情壮志如今还在。 当年锦衣卫才子故里,现在却化作尘土随风飞扬。 百战驱除残暴秦朝,儒生为鲁哀公感到哀伤。 这附近就是芒砀山,云气从未见过这里来。 【注释】 ①戏马台:汉高祖刘邦曾在此置马,故址在今徐州市北。 ②锦衣才故里:指唐人高适。高适,字 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旧县名,即今河北景县)人,天宝进士。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注释】 三月十九日偶作:此题当是诗人在三月十九日所作。 吾家高尚嵞山老,此日年年一作诗:吾家高、嵩二公,都生活在山西的晋南地区(今属河南),他们都是杜甫早年的知交。 憔悴首阳愁夕霭,萧条寒食感春飔:首阳山,即周武王弟叔颖的采地,汉初置为国。首阳山上有采薇台,传说伯夷饿死于此。首阳山下有首阳村,相传伯夷与叔齐在此避饿而死。《后汉书》记载:“王莽末,天下荒乱,伯夷、叔齐避之首阳山,采薇而食
注释: 诗天无际任穷搜,屈曲依人信足羞。 谁与鲲鹏争变化,不随鹒蟀度春秋。 身逃绮劫仙应妒,手把灵符鬼亦愁。 读罢怪来香一缕,邻梅枝过短墙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四句写诗人在诗的天地里,可以自由地驰骋想象,不受任何拘束。后四句则通过写诗人自己和诗中的事物之间的互动,表现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诗句释义: 1. 当年坛坫盛金台,未预宾筵末座杯。 - “坛坫”指的是古代帝王举行宴会的地方。“金台”通常指富贵之地或重要场所。这里表达诗人曾经有机会参与重要的宴席但未被邀请。 2. 天北剑光沈督亢,海东云气接蓬莱。 - “天北”和“海东”都是泛指北方和东方的方位。“剑光”和“云气”分别象征着武力与文采。“沉督亢”和“接蓬莱”可能指的是某种力量或影响深远。 3. 骚情不乱灵均笔,选体能精子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