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
诗句释义: 1. 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 - 注释:"潇湘"泛指湖南一带的山水;“疏林”表示树林稀疏,树木高大挺拔;“玉露”通常用来形容清晨或秋天的露水,晶莹剔透,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句诗描述了一种在潇湘地区,树木茂盛,早晨露珠晶莹的景象。 - 赏析:描绘了一个清晨时分,潇湘地区景色宁静而优美的画面。 2. 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 注释:"凤毛"比喻树梢上的细枝
译文与赏析 译文: 在《游衡岳记》中,张居正通过细腻的文笔描绘了衡山的壮丽景象。他详细地描述了从山麓到岳庙的三十里石径,夹杂着虬松老桂,烟雾袅绕、郁郁葱葱的景象。当他与同道之人一同到达开云堂时,仿佛升入了高远的境界。此外,张居正还提到了与友人的夜宿经历,以及在祝融峰顶俯瞰四极的感受。 赏析: 1. 自然之美:张居正笔下的衡山,不仅展示了其雄伟的山势和秀丽的风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游衡岳记》。范成大(1126年6月15日-1193年7月4日),字至能,一字幼元,自称山阴布衣。汉族,苏州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宋史》有传。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清晨登上封观海,太阳刚出来,金光闪闪,犹如煮开的丹鼎。一会儿,红日从海底升起,火珠跃入熊熊炉灶。旋转磨动,光芒闪烁在苍茫的云海之间。走了一刻左右,就拉着灰尘向上飞去。唉!多么奇妙啊!山中的和尚说
游衡岳 止三日,李子拉余冲云而下,行数里所,倏见青云霁日,豁然中开。问山下人,乃云比日殊晴。乃悟向者吾辈正坐云间耳。 注释: 止三天后,李子拉着我冲上云层下降,走了几里路,突然看到蓝天白云,景色开阔明朗。询问山下的人,才知道今天天气晴朗。这时才恍然大悟,我们刚才正在云层之上呢。 译文: 停止三天后,李子拉着我冲上云层下降,走了几里路,突然看见蓝天白云,景色开朗明亮。询问山下的人
《紫骝马,金络月》是一首描绘紫骝马的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将紫骝马的矫健与威武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1. 紫骝马,金络月: - 紫骝马:紫骝马是一种珍贵的马匹,以其美丽的蹄子和华丽的装束而著称。在这里,紫骝马成为了战争的象征,象征着英勇和力量。 - 金络月:金络指的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络头,月亮则象征着高贵和神秘。金络月这一形象不仅展示了紫骝马的尊贵地位
【注释】 文皇:指唐玄宗。四骏图:指《明皇画马图》。 碧月:指马的眼白。双颊:指马的耳根。明星:指马的瞳仁。麒麟阁:东汉光武帝封功臣画像之所。麟阁:用麒麟阁来比喻。虎士:指英勇善战的将士。豹子:指豹皮制成的护甲,这里借指将士们。标形:指在画像上标出形状。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冬,奉诏入京朝献毕,又奉诏与宰相房管等宴集于勤政楼,因作此诗以赠之。 首句“天马徕”,点题
不到南塘久,莺声觉底繁。 野云低抱石,江气远含村。 只爱松筠冷,宁闻车马喧。 相过已无数,不必问前源。
上方重阁晚依依,飞锡何年此息机。 行尽碧霄平有路,坐看红树不知归。 法身清净山长在,灵境虚无尘自稀。 欲借一枝栖野鹤,深公应笑买山非
枫林霜叶净江烟,锦石游鱼清可怜。 贾客帆樯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 九秋查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 无限沧洲渔父意,夜深高咏独鸣舷
枫霜芦雪净江烟,锦石游鳞清可怜。 贾客帆樯云里见,仙人楼阁镜中悬。 九秋槎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 无限沧洲渔父意,夜深高咏独鸣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