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部·斑鸠 释名 斑鸠,又名锦鸠、鹁鸠、祝鸠。其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即身上有斑点的鸠鸟。这些斑点不仅增添了斑鸠的美感,也使得它易于识别。 气味 斑鸠肉的味道甘、平、无毒。这种味道和性质使其成为食疗的良好选择,尤其对于眼睛疲劳、视力模糊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主治 斑鸠肉具有明目的功效,能够益气,使人不噎。此外,长期食用斑鸠肉还能帮助人体补充气血,增强体质
诗句 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 译文 1. 猪、小猪、加猪、志猪。 注释 - 释名:这里解释“豕”的含义,即猪肉的来源和特性。 - 气味:描述了各种动物的肉类及其味道和性状。 - 主治:提供了治疗不同病症的方法,包括妇女无乳和痈疽发背等。 赏析 这首诗是对《本草纲目·兽部》中关于豕(猪)的详细介绍。它不仅列出了猪的各种部位和特性
本草纲目·禽部·伏翼 释名 - 蝙蝠:因其昼伏有翼而得名。 - 天鼠:在《本经》中被称为天鼠,是古代对某些鸟类的称呼。 - 仙鼠:在《唐本》中称为仙鼠,体现了古人对这类动物的神秘化描述。 - 飞鼠:在《宋本》中被称为飞鼠,强调其飞行能力。 - 夜燕:在《尔雅》中被称为夜燕,描绘了其在夜间活动的特性。 气味 - 伏翼:味咸、平、无毒,具有平和的性质。 - 天鼠屎:味辛、寒、无毒,具有清热
本草纲目·禽部·雀 释名 瓦雀、宾雀(按:即常见的麻雀) 雀屎:白丁香、青丹、雀苏 气味 肉:甘、温、无毒 雀卵:酸、温、无毒 雄雀屎:苦、温、微毒 主治 老人脏腑虚弱 用雀儿五只,治净,炒熟,加酒一俣同煮。 过一段时间,再加水二碗、粟米一保、葱白三根,一起煮粥吃。 肾冷偏坠(疝气) 用生雀三只,燎毛去肠,勿洗,以茴香三钱,胡椒一钱,约定缩砂、桂肉各二钱填雀腹内
本草纲目·禽部·雀 内外目障(目昏和翳,远看似有黑花内障则不见物) 材料 - 麻雀十个 - 去翅、足、嘴,连肠、胃、骨、肉 - 磁石(煅,醋淬七次,水飞)、神曲(炒)、青盐、肉苁蓉(酒浸,炙过)各一两 - 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三两 制备方法 1. 粉碎:将麻雀的内脏去除,只保留肉。 2. 研磨:将所有材料混合并研磨成细末。 3. 炼制:将混合物加入磁石、神曲、青盐和肉苁蓉
鸡蛋黄 诗句:赤白痢。用鸡蛋一术,取黄去白,加胡粉满壳,烧存性,酒送服一匙。 - 注释:赤白痢是中医上指湿热下注的病症,表现为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现象。治疗此病,使用鸡蛋黄作为药物的一种,具体做法是取鸡蛋黄色,去除白膜部分(即蛋白),然后将剩余的黄色蛋壳涂满鸡蛋壳表面,再在火上烧至完全熔化并呈灰白色,冷却后研为细末,与适量的胡粉混合后,用酒送服一匙。这种用法旨在清热利湿,解毒止痢。 译文
本草纲目 · 禽部 · 鸡 反胃吐食。用鸡肫一具,烧存性,酒调服。男用雌鸡,女用雄鸡。 噤口痢疾。用鸡内金焙过,研为末,乳汁送服。 喉闭乳蛾。用鸡内金阴干(有须洗过),烧成末,以竹管吹入喉部,蛾破即愈。 一切口疮。用鸡内金烧灰敷涂。 脚胫生疮。用鸡内金洗净贴上,一天换一次,十天病愈。 屎白:心腹鼓胀,小便短涩。用冬季干鸡屎白半斤,放入新酒一斗中泡七天后,每次温服三杯。一天服三次
诗句 咳嗽不止。用蝙蝠去翅、足,烧为末。每服一钱,饭后服,开水送下。 译文 如果咳嗽一直无法停止,可以用蝙蝠的翅膀和脚来熬制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在饭后服用。用开水来送服。 注释 - 咳嗽不止:描述的是咳嗽症状持续不止的情况。 - 用蝙蝠去翅、足,烧为末:使用蝙蝠的翅膀和脚,并将其燃烧成粉末。 - 每服一钱,饭后服,开水送下:说明服用方法,即每次服用一小撮(一钱),在饭后服用
本草纲目·禽部·鸽 释名 - 鹁鸽、飞奴:鸽子的叫声如同“鹁”字,因此得名。 气味 - 白鸽肉:咸、平、无毒。 - 鸽屎:辛、温、微毒。 主治 1. 带下排脓:用野鸽屎一两,炒至微焦。白术、麝香各一分,赤芍药、青木香各半两,延胡索(炒赤)一两,柴胡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调下,脓排尽后,可服其他药物补养身体。 2. 蛔虫寄生:用白鸽屎烧过,研细,水送服适量。 3.
本草纲目 · 禽部 · 雉 释名:野鸡 气味:(肉)酸、微寒、无毒。 主治: - 脾虚下痢,日夜不止。用野鸡一只,治净,加桔皮、葱、椒等五味,作成馄饨,空心吃下。 - 消渴饮水,小便频数。用野鸡一只,加五味煮汤喝,肉亦可食。 - 心腹胀满。用野鸡一只、茴香(炒)、马芹子(炒)、川椒(炒)、陈皮、生姜吃下。 吃鸡的这一天,早上服喜禾散,辰时服此方,得午时服导气枳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