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
【注】 ①洪荒:指上古时代。几万载:几千代。草昧:原野,未开化之地。②我行:作者自指。交趾:古国名,今越南北部。③禹刊益焚:大禹治水时的工程。益,古代的水利专家。所不到:大禹治水的工程没有到达的地方。④丛箐森遐陬:茂密的树林在遥远的角落中。⑤瘠且钝:瘦小而迟钝。径:道路。⑥《尔雅》笺疏无其名:《尔雅》是古代解释字词的书。⑦肩排枝不得旁出:树木长在山石缝隙里,无法向外延伸。⑧苍髯猬磔
元祐党籍碑在桂林者今尚存,沈鲁堂太守拓本见示援笔作歌。 译文:元佑时期的党籍碑现在还保存在桂林,沈鲁堂太守拓印了一本给我看,我借笔写诗来表达我的感受。 注释:元佑:宋哲宗年号(1086-1094)。元祐党籍碑:记录元佑时期被牵连的人的党籍,是南宋绍兴间沈鲁堂所拓的石刻。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元佑党籍碑的描述,感叹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的作品。下面是对其逐句的解释: 海风恬,海波阔,帆樯络绎执俘归,口目睢呿贼犹活。 海风和煦,海面辽阔,船上的船帆和桅杆络绎不绝地押着俘虏返回,俘虏们张大嘴巴,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敌人还活着一样。 初疑海外人,琵琶之腿碌碡身。齿可嚼铁碎,手能舒钩伸。 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是海外的人,他们就像琵琶腿上的石头,坚硬无比,他们的牙齿可以咬碎铁,手指可以伸展开去。 谁知入蒐狝
金川门 大本堂摧毁懿文死,应立燕王为太子。以长以贤事皆顺,孱孙亦得免刀几。 注释:大本堂的摧毁是因为懿文太子的死去,应该立燕王为太子。因为长的和贤的人都对太子表示顺从,所以孱弱的孙子也得以免除了刀斧之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明成祖朱棣(燕王)夺取帝位的历史事件。诗中通过对比“长”和“贤”的对待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同时,诗人对于弱者的保护也反映了他的仁爱之心。 译文
这首诗的译文是: 腾越之花多杜鹃,杜鹃园更花骈阗。我来戎幕暂无事,况有胜友同流连。 相邀联骑看花去,城东十里地最偏。沿池环列十万树,无一杂树参其间。 低昂相映出浩态,烂漫不怕春风颠。窃红浓紫色不一,浅深乃有六十余种相争妍。 不暇细分别,一一索笑嫣。但觉花光高出花头四五尺,照人不觉红两颧。 满园艳彩晃不定,乃在无花之处烘云烟。此即徐熙妙手亦难写,蘸笔徒费胭脂钱。 一队吴娃肉阵拥,三千隋女锦缆牵
【注】 1.诸罗:指古代的诸暨县。2.城、贼、守、效忠:都是动词,表示动作。3.邑小无城祗篱落:意思是说,这个小县没有城墙。4.众志相结成垣墉:意思是说大家齐心协力建了围墙。5.浸寻百日贼益讧:意思是说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敌军更加猖狂。6.援师:指朝廷派来的援兵。7.山头连夕惟传烽:意思是说山头上昼夜不停地放烟筒,好像在传报敌人的情况。8.修罗宫:形容战场如战场。9.天魔车吕公
【注释】 邓尉:山名。黄山云:指黄山云雾。海名巧相借:巧妙地借用海名来描写黄山的奇景。荟翳:草木丛生,幽深茂密。径千里:形容道路漫长。澎湃重溟:波涛滚滚,气势磅礴。怒籁:愤怒的风雨声。崩涛:巨大的波浪。浓翠:浓密的青绿色树木。碧浪驾:碧绿色的波浪翻卷。勃澥(b6 xiè):大海。髡衍:古代传说中头发被剃光的人。雄夸:豪迈的夸耀。吴侬:泛指江浙一带的人。望洋:仰望大海。惧:畏惧。 【译文】
【注释】海风:指海上的大风。鹭门:在今福建,是厦门的别称。土囊:古代一种盛放粮食或粪便的袋子,此处比喻飓风的力量。喉(hóu):喉咙。块磊(lěi):指巨石。愤盈:愤怒到了极点。鬼魔:这里指飓风。天摆摩:指台风造成的狂风巨浪。羾(jiǎn):捆扎。习流:指渔民。赤嵌:指台湾岛。鹢首椓(yì shǒu zhōu):古代用象牙制成的船桨。胡为:为何。封姨:神话中的女神,即妈祖。少女:指年轻的姑娘
【诗句】 学诗必学杜,万口同一噪。连城有真璧,未可珷玞冒。 呜呼浣花翁,在唐本别调。时当六朝后,举世炫丽藻。 青莲虽不群,余习犹或蹈,惟公起扫除,天门一龙跳。 骨力森开张,神勇郁雄惊。阳乌掩爝火,轰雷塞蚓窃。 天壤此一途,疏凿曾未到。一开五丁峡,遂坦九轨道。 坐令翰墨场,莫不奉旌纛。微之仿精切,退之师排奡。 义山炼格遒,涪翁取径峭。豪宕放翁吟,悲壮遗山吊。 斯皆分杜派,各具一体妙。迨明李何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全诗共五节。下面是对每节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节:得非铁石充逸少,或者朱繇貌道子。目无网两双明瞳,真假谁能定片纸。 注释:这两句可能是对某个书法作品的描述,"铁石"可能指的是坚硬如铁或石头的材料,"逸少"指的是王羲之,古代书法家。"朱繇"可能是一个名字,"貌道子"则可能是另一个书法家的名字。"目无网两双明瞳"可能是在形容这两位书法家的眼睛非常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