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距今几万载,人间尚有草昧在。我行远到交趾边,放眼忽惊看树海。
山深谷邃无田畴,人烟断绝林木稠。禹刊益焚所不到,剩作丛箐森遐陬。
托根石罅瘠且钝,十年犹难长一寸。径皆盈丈高百寻,此功岂可岁月论。
始知生自盘古初,汉柏秦松犹觉嫩。支离天矫非一形,《尔雅》笺疏无其名。
肩排枝不得旁出,株株挤作长身撑。大都瘦硬干如铁,斧劈不入其声铿。
苍髯猬磔烈霜杀,老鳞虬蜕雄雷轰。五层之楼七层塔,但得半截堪为楹。
惜哉路险运难出,仅与社栎同全生。亦有年深自枯死,白骨僵立将成精。
文梓为牛枫变叟,空山白昼百怪惊。绿阴连天密无缝,那辨乔峰与深洞。
但见高低千百层,并作一片碧云冻。有时风撼万叶翻,恍惚诸山爪甲动。
我行万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观得未曾,榆塞邓林讵足亚。
【注】
①洪荒:指上古时代。几万载:几千代。草昧:原野,未开化之地。②我行:作者自指。交趾:古国名,今越南北部。③禹刊益焚:大禹治水时的工程。益,古代的水利专家。所不到:大禹治水的工程没有到达的地方。④丛箐森遐陬:茂密的树林在遥远的角落中。⑤瘠且钝:瘦小而迟钝。径:道路。⑥《尔雅》笺疏无其名:《尔雅》是古代解释字词的书。⑦肩排枝不得旁出:树木长在山石缝隙里,无法向外延伸。⑧苍髯猬磔: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厉霜杀:形容草木因寒冷而枯萎。老鳞虬蜕:形容树木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坚硬。雄雷轰:形容树木因为年代久远而发出的声音。⑨五层之楼七层塔:古代传说中的楼和塔有五层到七层的。但得半截堪为楹:只要树的一半就够了。⑩惜哉:可惜啊。路险运难出:路途艰险,难以外出。社栎:一种大树。与全生:保全自己。⑪文梓:樟树。变叟:樟树的别称。空山:深山。百怪惊:许多奇异的景象让人惊奇。⑫绿阴连天密无缝:树叶茂盛,遮天蔽日,没有空隙。乔峰:山峰的峰崖。深洞:深山的山洞。⑬但见:只看见。千层万叠:层层叠叠。碧云冻:形容树荫浓密。⑭风撼:风吹动。万叶翻:成千上万的树叶被风吹动。爪甲动:山石上的裂纹被风吹动。⑮榆塞邓林:即榆塞城,位于今山西榆次市;邓林,在陕西凤翔县,都是作者游历过的地方。讵足亚:哪里值得比得上呢?亚,通“雅”。⑯文梓:樟树。牛枫:一种树木。改叟:樟木的别称。变叟,即樟树,因其能改变颜色。⑰百怪惊:各种奇异的景象让人感到惊讶。白骨僵立将成精:白骨在山中僵立不动,仿佛是妖怪变成的。⑱文梓:樟树。为牛枫变叟:樟树被当作了牛枫(即樟木)的别名。⑲空山:空旷的山间。白昼百怪惊:白天时,山间的景色也令人感到惊奇。⑳绿阴连天密无缝:枝叶茂盛,遮住天空,没有空隙。乔峰:山峰的峰崖。深洞:深山的山洞。㉑但见高低千百层:只见山岭层层叠叠。并作一片碧云冻:好像整个山谷都被一层厚厚的绿色云雾覆盖。⑥有时风撼万叶翻:有时一阵风刮动树叶,使它们翻飞起来。恍惚诸山爪甲动:恍惚间,群山的岩石都仿佛在动着爪子似的。㉒文梓:樟树。榆塞邓林讵足亚:樟树虽然生长在榆塞和邓林等地,但它的价值远不及樟木。亚,同“雅”,美好、高超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大自然的诗。诗人以生动形象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界中参天古木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的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诗人以洪荒距今几万载的时间跨度,勾画出一幅辽阔无垠、苍茫古老的图景。接着,诗人用“人烟断绝”来形容这片土地上的荒芜,再以“禹刊益焚”、“剩作丛箐森遐陬”等词语,表达了这片土地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以及后来的自然变迁和生态重建。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树木扎根石缝、生长缓慢的形象描绘,展示了自然力量的伟大和生命的顽强。
诗的中间四句则是对树木本身的具体描绘和赞美。诗人用“托根石罅瘠且钝”来描写树木的根部如何坚韧地扎根于岩石之中;用“十年犹难长一寸”来表达出树木成长的艰难和不易;用“径皆盈丈高百寻”来展现树木的高大挺拔;用“此功岂可岁月论”来强调树木成长所需的时间和努力。
接下来的八句是对树木生命力的进一步赞美和颂扬。从“始知生自盘古初”,“汉柏秦松犹觉嫩”,到“支离天矫非一形”,“大都瘦硬干如铁”,再到“苍髯猬磔烈霜杀”,最后到“大都瘦硬干如铁”,这些句子都在赞美树木生命力的强大和持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树木与其他植物进行了比较,突出了树木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
诗的后半部分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树木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人用“惜哉路险运难出”,“但得半截堪为楹”等词语,表达了对树木生长环境的感慨和担忧;用“文梓为牛枫变叟”、“空山白昼百怪惊”等词语,表达了对树木独特风貌的惊叹和赞美;用“榆塞邓林讵足亚”等词语,表达了对樟树价值的认同和推崇。
整首诗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树木的描绘和赞美,传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