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尉香雪黄山云,犹以海名巧相借。况兹荟翳径千里,何啻澎湃重溟泻。
怒籁吼作崩涛鸣,浓翠涌成碧浪驾。忽移渤澥到山巅,此事直教髡衍诧。
乘篮便低泛舟行,支筇略比刺篙射。归田他日得雄夸,说与吴侬望洋怕。
【注释】
邓尉:山名。黄山云:指黄山云雾。海名巧相借:巧妙地借用海名来描写黄山的奇景。荟翳:草木丛生,幽深茂密。径千里:形容道路漫长。澎湃重溟:波涛滚滚,气势磅礴。怒籁:愤怒的风雨声。崩涛:巨大的波浪。浓翠:浓密的青绿色树木。碧浪驾:碧绿色的波浪翻卷。勃澥(b6 xiè):大海。髡衍:古代传说中头发被剃光的人。雄夸:豪迈的夸耀。吴侬:泛指江浙一带的人。望洋:仰望大海。惧:畏惧。
【译文】
邓尉山上的香雪与黄山的云雾,还以海的名字巧妙相借。何况这里草木丛生,幽深茂密,路也长达千里,比波涛汹涌的大海还要壮观。
愤怒的风雨声吼叫着,像巨大的波浪翻腾着,树木浓密成碧绿的波浪翻卷着。忽然间大海奔腾到这里,此事真让人惊叹不已,让古人发笑也难以掩饰惊讶。
乘坐小船低低泛游在江上,用竹篙代替船桨划水。等将来功成名就了,一定要向人们夸耀。到时候告诉吴地的人们,让他们面对大海时都感到害怕。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览邓尉山作。邓尉山位于江苏无锡西郊,为太湖著名支流之一,因山势高耸,林木茂盛而得此名。作者登上邓尉山后,先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树木葱茏的景象,然后进一步写山中的风浪汹涌,景色壮观,最后又写了山中的大海奔涌至此。全诗从登高到望远,层次分明;从近景到远景,步步深入,层层推进,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如临其境,有身临其境之感。
首联“邓尉香雪黄山云,犹以海名巧相借”,写诗人登上邓尉山后,首先看到的是山中云雾缥缈,犹如海市蜃楼。“犹以海名巧相借”一句,不仅点出了“海”字的由来,同时也表明了此处的山水之奇美。颔联“况兹荟翳径千里,何啻澎湃重溟泻”,写山路曲折迂回,绵延千里,更显得山高林密,山势险峻,使人顿感心胸开阔。颈联“怒籁吼作崩涛鸣,浓翠涌成碧浪驾”,进一步写出了山中风浪之大,树木之多。尾联“忽移渤澥到山巅,此事直教髡衍诧”两句,则更是把整个景象推向高潮。
诗中“怒籁”、“崩涛”、“浓翠”、“碧浪”等词语的运用十分生动形象,把山中风浪之大,树木之多写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作者对山中景物的描写也富有感情色彩,既写出了山水之美,也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全诗语言优美流畅,意境开阔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