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宁四年二月吉,臣京奉敕书党籍。首编元祐终元符,所在郡司咸勒石。
大书深刻何煌煌,执政待制分班行。聿从章相初定案,七十三人已滥觞。
子瞻儋州子由雷,分地各就名偏旁。兹更增列三百九,直空人国无留良。
殁者追夺生者窜,并禁子孙仕朝堂。兼有曾持绍述议,亦得附骥分余光。
问胡作此一网计,众正登朝我将弃。遂甘铸铁错竟成,肯令死灰焰重炽。
剪除异己期必尽,威福横行乃无忌。太师原是一魔君,谬托左元仙伯位,龙脑烟浮别院香,鹑羹命贱行厨味。
比邻侍女知避名,天子姻家亲赐醉。回礼南迁诸党人,瘴雨蛮烟葬无地。
穷荒僦屋方坐愁,相府歌钟正得意。岂知公道昭日星,锢之愈力名愈馨。
朝端枉矜九州鼎,天下已诵千佛经,磨砻贞石妙镌刻,翻似为作功德铭。
崇宁四年二月吉,臣京奉敕书党籍。首编元祐终元符,所在郡司咸勒石。
这首诗是苏轼在崇宁四年所写的,当时他被贬至黄州。诗中描述了他如何被朝廷列为“元祐党人”,以及他在黄州的生活。其中,“首编元祐终元符”指的是他将元祐党人名单放在首位,而“所在郡司咸勒石”则意味着他在黄州的许多官员都刻下了这个名单。
大书深刻何煌煌,执政待制分班行。聿从章相初定案,七十三人已滥觞。
这句话描述了他在黄州时的困境,他被迫与一些官员对抗。其中,“大书深刻何煌煌”描绘了他在狱中的严肃场景;“执政待制分班行”指的是他在监狱中受到的待遇;“聿从章相初定案”表示他在狱中受到了严厉的对待。
子瞻儋州子由雷,分地各就名偏旁。兹更增列三百九,直空人国无留良。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看法,他认为这些斗争只会让国家更加混乱。其中,“子瞻儋州子由雷”指的是他的两个弟弟分别被贬到海南岛和雷州,“分地各就名偏旁”描述了他们各自的处境;“兹更增列三百九”表示他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是被政治斗争所困扰。
殁者追夺生者窜,并禁子孙仕朝堂。兼有曾持绍述议,亦得附骥分余光。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看法,他认为这些斗争只会让国家更加混乱。其中,“殁者追夺生者窜”指的是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仍然受到牵连,而活着的人则被贬谪;“并禁子孙仕朝堂”表示他担心自己的后代也会受到连累;“兼有曾持绍述议”指的是他曾经支持过王安石变法,但最终失败了;“亦得附骥分余光”表示他也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问胡作此一网计,众正登朝我将弃。遂甘铸铁错竟成,肯令死灰焰重炽。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态度,他认为政治斗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其中,“问胡作此一网计”指的是他对于政治斗争的质疑;“众正登朝我将弃”表示他对于自己能够登上政治舞台的怀疑;“遂甘铸铁错竟成”表示他最终接受了这个现实;“肯令死灰焰重炽”表示他并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剪除异己期必尽,威福横行乃无忌。太师原是一魔君,谬托左元仙伯位,龙脑烟浮别院香,鹑羹命贱行厨味。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看法,他认为政治斗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其中,“剪除异己期必尽”表示他希望能够清除所有的敌人;“威福横行乃无忌”表示他并不希望政治人物过于专横;“太师原是一魔君”指的是蔡京,他是一位邪恶的权臣;“谬托左元仙伯位”表示他曾经担任过左仆射的职位,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邪恶的人物;“龙脑烟浮别院香”描述了他的奢华生活;“鹑羹命贱行厨味”则表示他曾经品尝过低等的食物。
比邻侍女知避名,天子姻家亲赐醉。回礼南迁诸党人,瘴雨蛮烟葬无地。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看法,他认为政治斗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其中,“比邻侍女知避名”指的是他与其他官员保持距离;“天子姻家亲赐醉”表示他的家族曾经受到皇帝的青睐;“回礼南迁诸党人”指的是他与其他被贬官员的关系;“瘴雨蛮烟葬无地”则表达了他对这些人的同情之情。
穷荒僦屋方坐愁,相府歌钟正得意。岂知公道昭日星,锢之愈力名愈馨。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看法,他认为政治斗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其中,“穷荒僦屋方坐愁”描述了他在荒凉的环境中度过的日子;“相府歌钟正得意”则表示他在官邸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岂知公道昭日星”表示他并不相信公正的存在;“锢之愈力名愈馨”则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无奈。
朝端枉矜九州鼎,天下已诵千佛经。磨砻贞石妙镌刻,翻似为作功德铭。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政治斗争的看法,他认为政治斗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其中,“朝端枉矜九州鼎”指的是朝廷对权力的追求;“天下已诵千佛经”则表示他已经听到了人们对政治斗争的谴责;“磨砻贞石妙镌刻”描述了他对自己行为的反思;“翻似为作功德铭”则表示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就像是一种功德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