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注释】 相门:指有好家风的人家。积庆:积德聚福,这里代指子孙有贤才。太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此处指天子。 柳条:指杨柳枝条。折:折断。 桂树:指桂树之花,这里指状元及第。明年:指来年。 渔浦月:指渔船停泊在湖边。垂鞭:系马时挥鞭的动作。凤城:古称长安,今西安市。尘埃:尘土。 由来:向来;从来。文章:才能。 【赏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诗人送的是自己的弟子伍秀才,而伍秀才此次赴京应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握关键信息点,再结合诗作内容和诗人情感进行分析。本题共八句,注意每句话的注释,根据注释来分析。 第一句“少小高眠无一事”,意思是少年时代隐居深山中,没有什么烦心事;第二句“五侯勋盛欲如何”,意思是当权者权倾一时,我怎么能忍受得了呢?第三句“湖边倚杖寒吟苦”中的“湖边”是指作者隐居地,即桐庐县
解析: 第1-4句: 译文: 借问一下,你庭院中种植的牡丹花什么时候开放?座中似乎展开画屏般美丽。 注释: - 牡丹: 一种著名的中国花卉,以其艳丽的花朵和优雅的姿态著称。 - 庭芳早晚栽: 询问庭院中的牡丹花何时开花,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及期待。 - 座中疑展画屏开: 描绘在座中观赏牡丹花的场景如同欣赏一幅精美的画作一样,形象生动。 第5-8句: 译文: 花瓣轻轻分出如胭脂一般的色彩
【解析】 本题是一道诗歌鉴赏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内容,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领悟作品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诗歌类题目的最基本考查方向。解答此题,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进行分析。 首联“险峭虽从笔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意思是:险峭的山势虽然从我的笔下产生出来
胡中丞早梅 不独闲花不共时,一株寒艳尚参差。 凌晨未喷含霜朵,应候先开亚水枝。 芬郁合将兰并茂,凝明应与雪相宜。 谢公吟赏愁飘落,可得更拈长笛吹。 译文: 胡中丞的早梅,不仅仅是普通的花朵,它们不与时令同行。每一株梅花都带着寒意,形态各异,参差不齐。清晨的时候,它们没有开放的花瓣上还挂着露珠,仿佛含着霜气;等到开放时,就迎着微光绽放,显得格外美丽。这种芬芳浓郁的香气,就像兰花一样高雅
【注释】 密片:密林。无声:不闻鸟鸣声。急复迟:指鸟飞得快而慢。纷纷:飘落的样子。犹胜:不如。从容:悠闲自在。不觉:不知不觉。藏苔径:藏在苔藓覆盖的小路上。宛转:回旋曲折,此处借喻柳枝柔软的弯曲。偏宜:特别合宜。虚明:空阔明朗。非月照:不是月光映照。回散:飘散。六出词:指《咏雪》这首诗。 【赏析】 却用拟人手法,把雪比作“凫”,形象生动。首联描写了诗人对雪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原文如下: 上杭州姚郎中 能除疾瘼似良医,一郡乡风当日移。 身贵久离行药伴,才高独作后人师。 春游下马皆成宴,吏散看山即有诗。 借问公方与文道,而今中夏更传谁。 注释及赏析: 1. “能除疾瘼似良医” - “疾瘼”意为疾病和困苦。 - 这句表达的意思是能够治愈百姓疾病的医生(比喻官员)。 2. “一郡乡风当日移” - “一郡”指的是整个州或县。 -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贻高谠(yi gao duan) - 解释:送给高谠(duan)。高谠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名,或者是一个泛指的称呼,表示要赠送给这位朋友。 2. 都缘相府有宗兄(dōu yuán xiāng fǔ yǒu zōng xiōng) - 注释:因为相府有你的族兄
【注释】: 1. 袁明府:即袁宏道。家酝:家酿的美酒。余:指诗人自己。山梅:山野中生长的梅花。 2. 非唯四韵:不仅用了四个韵。 3. 封匏(páo):用葫芦或葫芦皮盛酒。提携:携带。 4. 织笼:用来装梅的工具,这里泛指梅枝。答赠迟:以梅作为回答的礼物。 5. 九度搅和:指多次品尝美酒。 6. 双关:双关语,即一句话有两层意思。 【赏析】: 这首《山中与袁通判饮》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酬答之作
《题睦州郡中千峰榭》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睦州郡中千峰榭的美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千峰榭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下面将根据您提供的诗歌逐一进行解读: - 诗句一:“岂知平地似天台”译文与注释: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原本以为这个平地的地方就像是天台山一样高远。这里的“岂知”表示作者的惊讶和怀疑,因为之前他可能没有去过天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