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年
注释: - 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出自《论语》的“君子之出,远望犹可,迩闻则不可;其在于门,虽小如卑堂,皆能为之”,意思是说,君子的出仕,在远处还可以听到他的名声,但近处听到就不行了。他的出仕,就像大树一样,虽然高大,但在近旁却看不到他的身影。 - 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出自《晋书》的“嵇康好琴,常于牛屋下锻火,为清弦之声,意有所合,辄抚而弹之,尝言‘夫大志非和乐,则不能成’。”意思是说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然后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最后再谈自己的感受。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时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鸣蛙属官私,庸儿固可笑”:鸣蛙属于官府的私有财产,庸儿实在是可笑的。 【答案】 鸣蛙:青蛙的叫声。属公家:指青蛙是官府所有。私:指青蛙是私人所有。庸儿
孟夏幽州道,上陉车轣辘。 旌旗却南行,飞电随马足。 行穷清颍水,不辨洗蒸溽。 吾生岂匏瓜,一笑为捧腹。 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孟夏幽州道,上陉车轣辘(注释:孟夏即初夏,幽州是今河北省北部一带,上陉是山间小道) 此句描绘了诗人从幽州出发的情景,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描绘。 旌旗却南行,飞电随马足(注释:却意味着改变方向,飞电指快速移动的马匹) 此句描绘了队伍改变方向南行的壮观景象
注释: 1.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 2. 懦微莫如我,往往从险艰。 3. 譬之驱山麋,八銮困天闲。 4. 岂惟物违性,成功亦良难。 5. 风烟念何地,野水长松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在野外独酌饮酒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山中麋鹿的处境,表达了自己虽然懦弱但仍然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诗人以“驱山麋”比喻自己在困境中的挣扎和努力。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注释: 1. 伊昔三年前,淫雨催行辀。 译文:回想起三年前的情景,淫雨连绵,催促着我启程。 关键词:伊昔、三年前、淫雨、催行辀 赏析:这句诗通过回忆过去的时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同时,“淫雨催行辀”也暗示了当时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暴雨导致道路受阻,使得作者不得不提前出发。 2. 青灯忽今夕,华屋映高秋。 译文:今晚的青灯突然点亮,华美的居室映照着秋天的景色。 关键词:青灯、今夕
这首诗是李白在庚申年闰月离开家乡返回时创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仕途生涯的无奈。 诗句释义: 1. “灯花何太喜,似报天雨霁” - 灯芯(灯花)突然爆开,似乎在报告天空中的雨已经停歇。这里的“太喜”指的是惊喜或喜悦,而“报天雨霁”则表示天气放晴。 2. “客情念还家,如瞽不忘视” - 诗人因为思乡之情而想念家乡,就像瞎子一样需要通过听觉和视觉来感知世界
【注释】 丁巳:即公元1026年,诗人在泾县任上。潭之临芳亭:位于高陵北边,靠近北潭边的临芳亭。梦:作诗时正在梦境之中。 高陵(líng):地名,今属安徽泾县。五六松:言树之多。五六句:言树木参天,浓荫覆盖。 潭水涵清阴:潭水深而清澈,如能包容清幽的阳光。潭:指北潭。 白鸟如避世:白色的鸟儿好像躲避尘世一样飞过。巢居得幽深:鸟儿筑巢栖身于深山密林中。 杂花眩青红:各种花朵色彩艳丽,让人眼花缭乱
【注释】: 我家在恒阳,恒山的风光碧绿而明媚; 月宫深处的竹林被月光照耀,十里之外都能听到风声阵阵。 我在这里找到了乐趣,不离开这里还能等待什么呢? 我本来想要超脱于尘世纷扰之中,但低头屈服于世俗的机械束缚。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自足、自得之态,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我家恒山阳”,开篇即点明作者隐居之所。首句中的“我家”二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身居恒山阳
【注释】 庚申:唐玄宗天宝六年(747)。闰月:农历二月在阳历中的月份。从师:跟从师傅。颍上:地名,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 独酌十三首:作者自编的一组饮酒诗,共十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五首。 其五:指这首诗。 山泽人:指隐居山林的人。 孤烟一轻蓑:意谓只有一顶轻纱制成的斗笠和一根长竿。轻蓑,即竹皮衣,用竹子、草等材料做成。 功名无骨相:意谓功名利禄不能依附于人的骨骼。 雕琢伤天和
【注释】: 人言归甚易,但苦食不足 人们说回家很容易,只是吃不饱。 必使极其求,万钟不盈腹 一定要极尽其求取之能事,即使有万钟(古代一钟粮食为十斗,万钟为一万斗)也难以吃饱肚子。 处世附所安,无祸即无福 处在世上要随遇而安,没有祸害就是最大的幸福。 却视高盖车,身宠神巳辱 看着那些华丽的车子,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却已感到屈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归途途中所作的一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