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年
【注释】 淮南道中五首 其二:淮南,古地名,这里指旅途。五首,指此诗之前四首。 所过知前非:《论语·述而》:“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孔子的话,意指自己经过的地方,以前的错误行为,现在都明白,知道错了。 颜鬓日苍苍:颜鬓,指两鬓的头发。苍苍,形容头发白了。此处意指年纪大了。 老境行相追:老境,晚年的境遇,这里指年事已高。行,行动,行走。相追,相互追逐。 𣚃槔听俯仰
以下是对《淮南道中五首 其三》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南渡国不竞,晋民益疮痍:南渡国没有取得竞争的优势,晋民受到更多伤害。 - “南渡国”:指南宋,这里用来代指国家。 - “竞”:竞争,争夺。 - “晋民”:晋地的百姓,这里特指南宋的民众。 - “疮痍”:受伤,受伤的人或事。 2. 陶翁遂超然,不忍啜其醨:陶渊明最终超脱尘世,不忍心品尝那苦涩的美酒。 - “陶翁”:陶渊明,字元亮
【注释】 皪:红润。崔,姓。老崔:指唐代画家崔白。一尊:一杯酒。画图:国画。梅花分:有梅花的分格。手:指画笔。 【赏析】 此诗写赏梅情景,是咏古之作。前两句说,爱梅花的崔生在雪中横枝上独步欣赏着。后两句说,崔生自己有梅花的分格,闲远春风入手来,意谓崔生因有梅花之雅,所以对春天特别感到亲切。这首诗虽为咏物诗,但诗人以人拟物,以人写物,借物抒怀,把赏梅者的形象和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而细腻。
【注释】: ①淮南道中:指从南到北的道路。 ②“二月”句:雨下得很多,好像天在流漏似的。 ③畏途:指险恶难行的路,这里指道路泥泞。 ④却思闲居乐:想起在家安闲自在的快乐。 ⑤听檐声:形容雨打屋瓦的声响。 【赏析】:《淮南道中五首》是诗人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前往扬州途中,经淮南道时写的一组抒情短章。此诗第一首写雨中淮河之景,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以及内心的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语境来分析,注意理解诗歌的意思,再根据所给的注释和提示进行作答。 本题中“淮南道中五首其四”是诗题。 第一句“三年镇阳游,春归绿扶疏”,意思是说在镇阳停留了三年,现在要离开了,春天回来了,草木茂盛。 第二句“樱笋媚园林”,“樱”“笋”是两种植物,“媚”是形容词,形容这两种植物长得非常漂亮。“园”“林”是名词,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
注释: 1. 镇阳:地名,在今安徽寿县西南。 2. 亘:连绵不断的意思。 3. 山河:自然景观,指山和河。 4. 图画:形容景色美好如画。 5. 花雨草烟:形容春雨如花,草木如烟。 6. 人家:指民居或居民。 7. 僧舍:僧人住的地方。 8. 惆怅:感到不快、不满足。 9. 知未暇:意思是知道后来不及了。 10. 篮舆:用竹筐做的车(古代的交通用具)。 11. 香火:佛教用语,指烧香祭祀。 12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以“黄海棠”为题,描写了黄海棠的形态、颜色、香气和它独特的花期。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每句一韵,押平声韵(上声四纸韵)。首句写“黄海棠”的颜色。次句写“黄海棠”的姿态。第三句写“黄海棠”的香气。尾句抒发情感。前两句是写“黄海棠”的外形特征,后两句是表达诗人的情感。 【答案】 译文: 黄色的海棠像红豆一样洁白,在冰雪中排列着;一阵阵新鹅的叫声,使海棠的花色更加艳丽
解析: 诗句: 1. 癸丑岁秋郊 - 指的是农历癸丑年秋天的时候,作者在郊外。 2. 漫漫黄云水清浅 - 描述了一片辽阔的黄色云海和清澈的河水。 3. 碧花无处乱鸣蛩 - “碧花”可能是指绿色的植物,“乱鸣蛩”则形容昆虫在草丛中发出的叫声。 4. 此生愈觉田园乐 - 表明作者在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更加深刻。 5. 梦里晓山三四峰 -
【注释】 高丽馆:指高丽国使馆。缥瓷:一种用白色瓷器制成的灯。海山:即“山海关”,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星月:这里泛指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深致:含蓄深远的情致。关情:牵动人的情怀。 【赏析】 《高丽馆中二首》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组诗中的第二组诗,共四首。此诗为第二首,描写诗人于高丽使馆夜宴中,与宾客饮酒作乐,欣赏歌舞的情景。 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晚风高树一襟清,人与缥瓷相照明
【注释】 嵓(jiān):山坳。珠玑(jī)万叶明:形容松树上的露珠晶莹透亮。绿畦:绿色的菜地。清樾(jué):树荫。蝉鸣:蝉叫声。 【赏析】 《高昌馆道中》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诗,首句“雨馀嵓石古苔青”,以雨后景色作引子,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渺渺绿畦看鹭立”,“渺缈”指模糊而遥远,用来形容绿畦之远,突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颈联“深深清樾有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