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过五十,所过知前非。
颜鬓日苍苍,老境行相追。
𣚃槔听俯仰,随人欲何为。
归计勿悠悠,出处吾自知。

【注释】

淮南道中五首 其二:淮南,古地名,这里指旅途。五首,指此诗之前四首。

所过知前非:《论语·述而》:“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孔子的话,意指自己经过的地方,以前的错误行为,现在都明白,知道错了。

颜鬓日苍苍:颜鬓,指两鬓的头发。苍苍,形容头发白了。此处意指年纪大了。

老境行相追:老境,晚年的境遇,这里指年事已高。行,行动,行走。相追,相互追逐。

𣚃槔听俯仰:𣚃槔,古代一种用来打水的石臼。俯仰,低头弯腰。这里是说在田间劳作的时候,低头弯腰,听从别人的安排。

随人欲何为:随人,顺从他人的心意。欲,愿望。何为,做什么事,如何做事。

归计勿悠悠:归计,回家的计划。悠悠,长久、漫长。这里意指不要长时间地在外漂泊不定。

出处吾自知:出处,原指人的出身,现多指一个人的进退出处,即一个人应当走哪条路,应当做什么事。自知,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这里指了解自己的身世。

【译文】

我年龄已经五十岁了,走过的地方,知道自己以前的错误,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过错。我的两鬓已经斑白,老年的生活让我不得不四处奔波。我在田间劳作的时候,必须低头弯腰,听从别人的安排。回家的计划不必太长远,我自有我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把握。

首联“吾年过五十,所过知前非”,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对于人生的认识,他认识到自己曾经犯过错误,这些错误让他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颔联“颜鬓日苍苍,老境行相追”,诗人描绘了自己苍老的容颜和不断奔波的生涯,这反映了他对于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颈联“𣚃槔听俯仰,随人欲何为”,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田野中劳作的场景,他必须低头弯腰,听从他人的安排。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命运的屈服。

尾联“归计勿悠悠,出处吾自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他不需要在远方游荡,而是要回到家乡,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和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