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歌的基本思想,把握诗中的形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螺痕漾月,秀色餐霞,钗鬓神光射”是写景之语,描绘出螺川水波粼粼,月照水中,彩云环绕的景象,以及女子簪花如云发似霞的秀丽容貌。“风流俊雅。初可可、词心恰把。调粉脂、一点灵犀,浅逗芳菲麝”是说男子风度翩翩,才情横溢,善于用词,用香粉来点缀
【注释】 ①梨云:梨花如云,形容庭院内花团锦簇。 ②一榻茶烟:一床的烟,指熏香的烟气。 ③草色低迷:绿草色淡,显得萧条。 ④流莺:即莺歌燕舞。 ⑤谩语:漫谈,闲谈。 ⑥天涯日暮:天边的太阳落山了,表示时间已经过去很久。 ⑦裁红缕碧:剪裁红色的绸带,系上绿色的丝线。 ⑧断肠难□:伤心痛苦得难以忍受。 ⑨凭谁说:靠谁诉说,向谁诉说? ⑩子规:鸟名,又名杜鹃。 ⑪东风又紧:春风又起,春意盎然。
【赏析】 《解语花》,本为唐代教坊曲,又名“解语花慢”。此词咏一位贵家女子,上片写其美貌,下片写其才情。上片“银潢一角析木”,以星喻女。“津边有小星飞渡”,以星喻女之美。“纤腰如许”二句,以管领章华旧主自比。“秋风江渚”,以罗袜凌波微步暗示其美艳。“凭蹇修桂棹兰旌”,以桂棹兰旌自比。“犹忆花桥白傅”,化用白居易故事。“正家邻水阁,随侍樊素”二句,点出女子的出身和才情。“绮筵今日开金屋”
【注】帝:帝王。典试:主持考试。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沈释堂侍讲典试,即指沈传师为侍讲学士主持考试之事。诗中表达了对沈传师的祝贺、希望与期望之情。 首联点题,写沈传师才德高卓而受到皇上重用。 颔联赞其文采风流,光华夺人。丹桂,比喻高官显爵;月阙梯云,比喻仕途升迁迅速。 颈联赞扬其桃李成荫,声价显赫。 尾联写宴会之盛况。清夜宴集,有银烛香尘,又有御书“凤池”,表示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全文,理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然后把握关键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和情感主旨;最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和评价。“解语花·咏梅”中,“暗香乍袭,冷艳亭亭,丰韵真无比”“十分旖旎。羞并语、东园桃李”是说梅花的香气突然袭来,梅花的冷艳亭亭,丰润的韵味真是无与伦比。“香含雪霁”是说梅花的香气在雪后天晴的时候才更加浓郁,别有一番妩媚。“只须看
【诗句注释】 1. 解语花:一种花卉,以其花朵能“解语”而命名。 2. 和弇州题美人捧茶:与弇州的诗题相呼应,即《咏美人捧茶》。 3. 银床缓汲:用银制的器具慢慢地舀取井水。 4. 玉砌:指用白玉砌成的台阶。 5. 栏影:围栏的影子。 6. 峭寒斜倚:形容女子体态娇弱,斜靠在栏杆上。 7. 花阴:花木的阴影,这里指女子的身影。 8. 小铛:古代一种小巧的煮茶器具。 9. 云光露蕊
【注释】 桃扉:桃花木的门户,借指闺房。芸馆:藏书的地方。裁书:写信。成还毁:信被毁弃了。江头:泛指江河边,此处指代离别之地。杳渺烟波天际:形容行船远去,看不到边际。杨花乱糁(shǎn):柳絮随风飘舞,打在身上。拘不定、心情浑似:心绪烦乱。芳信到:书信传来,指情人来信。黯黯消魂死:因情而悲伤得神魂颠倒。黄卷:指书籍。僬悴(cù),憔悴。青衫:旧时读书人穿的青色官服。评花偶尔:偶然品评花卉。国士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她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词人。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诗句解析: 1. “描波如眼” - 形容女子的眼神如水波般清澈明亮。 2. “饰翠如蛾” - 用翠绿色来比喻女子眉毛的美丽,如同蛾翼。 3. “艳冶怜娇女” - 形容女子美丽动人,令人怜爱。 4. “花身有质” - 比喻女子的外表虽美但缺乏内在的实质。 5. “人非玉
【赏析】 这首词是咏茶。上片写美人饮茶的情态,下片写美人品茶的情景。全词以美人捧茶为中心意象,通过对“春光欲醉”等景象的描绘以及一系列动作、神态、声音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幅生动而细腻的美人品茶图,将美人与茶巧妙地融为一体。 “春光欲醉,午睡难醒,金鸭沈烟细。” 春天的气息让人陶醉,阳光洒满房间,令人感到困倦,难以入睡。这时,一只金鸭在燃烧的香炉中冒着细细的烟雾。 “画屏斜倚。销魂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题目要求,理解诗的大意;然后逐句理解诗句的内容和含义;最后把握全诗的意境。本题要求赏析“轻步还怜掌中身”,可从“怜”字入手,分析出词人对柳枝的喜爱之情;再结合整首诗词的内容分析出其情感变化。 本题属于综合考核型选择题,考查了考生阅读诗歌的能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轻步还怜掌中身’,可从‘怜’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