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甲辰元旦 赏析 “江花岛树影参差,海日晴开万象时;” - 江花岛树:描述的可能是某个海岛或岛屿附近的景致,岛上繁花似锦,树木葱郁,与周围的海洋形成鲜明对比。 - 影参差:形容光线在水面上反射形成的光影交错的样子,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 海日晴开万象时:描绘的是海上日出的景象,太阳从海面升起,照亮了整个大地,万物都仿佛在这一刻复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正朔应非尧甲子,孤军犹是汉威仪
越裳行阙复为烽,痛哭敷天左袒空; 结约更无燕太子,匡扶那得窦周公! 祚移云梦谁收烬! 势屈微卢亦伏戎。 岂是十旬还帝醉,故教三日借神丛? 注释: - 越裳行阙复为烽: 指东汉末年的战乱频繁,边疆地区烽火不断。 - 痛哭敷天左袒空: 形容战争的惨烈,到处都是哭声,无人能幸免于难。 - 结约更无燕太子: 暗示了历史上燕太子丹的故事,表明忠诚和正义无法实现。 - 匡扶那得窦周公:
诗句释义 1 秋酣寒骨自亭亭:秋天的气候使骨骼感到寒冷,但菊花却依然挺拔地站立。 2. 借问东篱夜醉醒?:在东篱下度过一个夜晚,醉酒后醒来。 3. 不为严威怜晚节:不因为严寒和权势而怜惜菊花晚开的品格。 4. 正因雨色忆孤馨:正由于雨天的景色而怀念那孤独的香气。 5. 全开丹面娇堪摘:菊花全开放时像涂抹了红润的脸颊,看起来如此娇美以至于难以摘下。 6. 半吐金心淡欲零:菊花半开时露出金色的花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判断正误。 【答案】 夜泛 秋云何淡淡,影入夜波清; 倒作银河看,依然星斗横。 注释: 夜泛:乘船夜游湖上。 秋云:指湖水。 淡淡:指云彩的白色。 影人:指月光映照在水中的影子。 倒作银河看:指月色如银河般皎洁。 依然星斗横:指夜空中星斗依旧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传闻闽岛近事” - 注释:“传闻”表示这是根据传闻而非亲历来描述的。 - 译文:听闻有关闽岛上最近的事件。 - 赏析:此句可能指的是某个与闽岛相关的传说或故事,表达了对该地区神秘和未解之谜的兴趣。 2. “南荒烟嶂百蛮天” - 注释:“南荒”指南方的荒野或边远地区。“烟嶂”形容山势如烟云般迷蒙。“百蛮天”意味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是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 - 译文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抗金战争的坚定信念和对胜利的渴望。 揶揄一旅尚图存:嘲笑那些还在坚持战斗的士兵,他们仍然在努力保存自己的力量。 吞炭、吞毡可共论:意思是说,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像吞炭、吞毡一样勇敢地面对,这是对士兵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信念。 敢望臣靡兴夏祀:意思是说,不敢奢望自己能够像古代的帝王那样,享受祭祀的荣耀。 只凭帝盐答商孙:意思是说
【注释】 1. 威斗:指兵器,喻权位。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西北。贝阙:宫门名,以珠玉为饰。芝田:灵芝生长的地方,比喻官位。 2. 龙斗:指朝廷中争斗的人很多。开:打开。 3. 引弓侯月争贺,挂剑寒云转自怜:指自己处境孤寂,与明月和寒云相对比。 4. 重耀日:指皇帝复辟。钧天:天上的乐声,比喻天子之位。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作品。诗题中的“兼悼”二字表明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注释】 上巳:农历三月三日,古代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禊:原指古人为除不祥而举行的洁身礼。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上巳节的一种看法。他认为上巳节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美好、热闹,而是应该更加地注重精神修养,修身养性。诗中“何须修禊事,蚤是弄涛儿!”一句,更是表明了诗人的这种观点。 首句点出时令,次句提出问题,第三句回答,最后一句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上巳节的看法
《海上二首》是明朝诗人张煌言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二首为: ``` 屈指蒙尘近十秋,每怀若作济川舟。 公卿宁忆朝元暮,士庶空余思汉讴。 报越有君谁共难,椎秦无力独胜愁。 螭龙岂是池中物,文叔当年自谓刘。 ``` 诗句译文: 1. 岁月漫长如尘埃:表达了时间流逝,自己已接近十年未见到朝廷的景象。 2. 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如何济世:表达了作者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希望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和愿望。 3
杞忧天坠属谁支,九鼎如何系一丝? 杞忧天坠,比喻国家危亡;天坠之忧,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杞国是周朝诸侯之一,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这里指代国家。天坠之忧,意为国家的前途岌岌可危。九鼎是国家的象征,相传为夏禹铸制。这里指的是国家的基业难以维系。系一丝,比喻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 鳌柱断来新气象,蜃楼留得汉威仪。 鳌柱,传说中的大龟,象征着国家的稳固。断来新气象,意为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变故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