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拟答内人狱中》。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盛年不惜别,客久始怀惭。 我非蓬蒿人,江湖遂屡淹; 况复避豺虎,谁能解征衫! 孤雁自西来,仿佛堕书函; 书中寄珍重,书外泪重缄。 恍中秀,吞声写素缣; 卿今陷虎穴,双鱼何从探! 珊珊魂魄来,关河谅非谙。 棘林魑,骨肉各生嫌; 徲子亦囊头,狼狈形影兼。 忆我初行役,兵戈未戒严; 驱驰悲九折,辗转岁华添。 白云空缭绕
野人饷菊有感四首 其一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注释: 1. 战罢秋风笑物华:指秋天过去,万物凋零,而菊花依然傲然挺立,不随大流,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 野人:指乡间的老百姓。 3. 偏自献黄花:指百姓们特意送上菊花,以表达对诗人的敬仰之情。 4. 铁骨经霜老:指菊花在严寒的冬天依然坚贞不屈,如同铁一般的骨骼。 5. 莫遣金心带雨斜
【注释】 兰汤:古代的一种浴名。合卺:古代婚礼中,新郎新娘用一个杯子共饮一杯酒作为结为夫妇的标志。 对倚:面对面地靠在一起。 罗帏(wéi巍):织成的细绢帐子。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诗。诗人在七夕之夜,以酒会友,以歌助兴,与友人共度良宵,抒发了对爱情的美好追求和向往。首句“兰汤浴罢不胜衣”,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诗人沐浴后,换上了轻盈的衣衫,不禁陶醉其中。第二句“一曲菱歌百两归”
墙角红梅,九月发花一朵,偶成四绝: 墙角红梅,九月初开,独一枝独自开放,显得格外娇艳。 时羁狱舍,用「盐」字 其二: 我此时被囚禁在狱中,只能以「盐」字表达心中的情感。 奇葩香韵自廉纤,不压冰霜瘦转添; 梅花的香气芬芳而雅致,它虽然瘦弱,却毫不逊色于冰雪中的其他花朵。 只恐枝头滋味贵,他年调得许多盐: 恐怕这梅花的味道过于鲜美,将来被人采摘食用后,会留下很多盐渍
霹雳车中咒孽龙,炎灵直欲卷靊霳; 马鬃一滴浓云黑,失却榴花一树红。 注释:在雷车的轰鸣中,诅咒着罪恶的龙;炽热的火焰想要卷起浓密的云雾。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时祈祷降雨的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前的紧张气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来分析。 本诗开头“猛兽在深山”“藜藿亦寿考”,以猛兽和藜藿作比,形象地写出了乱世中,贤人、能士也难逃一死,暗含诗人对时局的担忧。第二句写乱世中的贤人,即使像济水边流过的河伯一样,也仍为天下百姓所珍重。第三句写国家危难之时,贤人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第四句写贤人被弃置
和秦淮难女宋蕙湘「旅壁」韵 猎火横江铁骑催,六朝锁钥一时开; 玉颜空作琵琶怨,谁教明妃出塞来! 诗句释义 1. 猎火横江铁骑催:在打猎时,猎人焚烧山兽以驱赶野兽的火光在长江之上横冲直撞,象征着军事行动的迅速和激烈。 2. 六朝锁钥一时开:这里的“锁钥”指的是战略要地或关键位置,历史上的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宋、齐、梁、陈)都曾是中国的中心地带,因此这里的“锁钥”指的是这些朝代的统治中心
野人饷菊有感四首其三 注释版: 尝言爱菊耐霜威,晚节都甘与世违; 只恐秋来容鬓改,几人插得满头归! 赏析: 这首诗是张煌言在清朝初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写菊花的耐寒、傲骨,来表达诗人对清王朝的不满和对明朝的忠诚。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尝言爱菊耐霜威”开篇,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寓意自己的坚韧不屈。接下来的“晚节都甘与世违”,则表明了诗人虽然年纪渐长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识记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的题目,各类型题一般有理解型、选择题、综合类等等。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的主题思。 本首诗前八句描绘了一幅幅宏伟壮丽的画面,后四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赤风荡海宇”是说狂风刮遍了天下。这是指安史之乱的爆发
【注释】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南昌附近。种菊:即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中“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义熙:晋恭帝司马德宗的年号。殷勤:恳切之意。花枝:指菊花。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柴桑时所作。前四句写自己与东邻之友的交往,后三句抒发感慨。 第一句“柴桑杯酒寄东篱”,意思是说,在柴桑的时候,我用酒杯来招待友人,并把酒送给他。东篱,是东边的篱笆旁,这里指朋友的住处。第二句“种菊书成在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