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诗句释义: 人人有此珠,万古天地宝。 法当潜厥光,蚌壳护其表。 能使华岳移,可叱峡流倒。 未若床缺足,梓匠不自造。 脱华培深根,屏翳返内照。 与辨以兴戎,宁讷而出好。 恭惟羲皇心,岂有夜与晓。 我眼彻地底,常见日皎皎。 爰自彖及系,纂述屡脱稿。 仙游慕升飞,佛障怯烦恼。 九转与八解,终不摆缠绕。 彼岂知吾学,往来玩大小。 艮止体阴负,离明决阳抱。 平生无所媚,不灶亦不奥。 突过子云玄,眇视老氏妙
【注释】: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读了魏鹤山先生的渠阳集。 渠阳集:指魏鹤山的诗集。《新唐书·艺文志》载有《魏鹤山文集》三卷,今已失传,只有《渠阳集》存世。渠阳是地名,在今湖南邵东县北。 五十年:四十九年登门拜访,即四十九年为知恩师。 渠阳集五首:指魏鹤山的诗作。 百遍过:一百遍读过。 靖州:州名,治所在今湖南靖县。 遁翁堪配不传轲:遁翁:隐士。不传轲:孔子曾称赞颜回“不二”而不传。不传轲
【注释】: 弥:更。凶徒炽:凶恶之徒猖獗。出督:调往某地担任官职。清之狡计行:清廉正直的计谋得以实行。得柄:得到权力。欺君:蒙骗君主。例如:比如。国亡:国家灭亡。徒剩:只剩下。正人名:正直的名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魏鹤山先生为题,写他的《渠阳集》中的五首诗,每句诗都对应一首诗的内容,并加上了注释,最后是赏析。 魏鹤山先生的《渠阳集》中写了五首诗,分别是“投荒”、“出督”
人日立春记苦雨无冰 正月初一立春,却遭遇连续大雨,中间虽然下了一场雪,但终究没有冰冻。 三十七日昼夜雨,中间一雪终无冰 这三十年来,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在经历连绵不断的雨水和雪,然而却从未有过冰冻。 今日立春遇人日,问天肯晴天不应 今天立春遇到人日,我想知道老天的天气会晴转阴吗? 东南我记前庚子,徽城纸包馈杭米 我记得过去的庚子年,徽州城用纸包装了杭州的大米运到了我这里。 乞人抢夺人食人
【注释】 瀛州:唐时称今河南、河北一带为瀛洲。湘渡:指湘江上的渡口。渠阳:指魏鹤山先生,字鹤山,号渠阳。五首:这里指《魏鹤山先生渠阳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读《渠阳集》五首时所写。诗中对魏鹤山先生的品行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瀛登”“渠阳”都是诗人对作者的尊称。第一句说作者与魏鹤山先生同游过瀛州湘渡;第二句说两人都曾经历权佞奸臣横行的黑暗时代,但都能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
注释: 己亥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冬至之前的十天。北极星出在天上三十六度,南极星入地三十六度。四海之内都在中国,见不到南极星而见到北极星。 东升西落的太阳,西落时天变暗,东方升起时又变白。春分秋分,是日夜平分的时刻,天上地下的度数相同。地上天少、日晷短,子月太阳南行而北返;地上天多、日晷长,午月太阳北行而南返。 四季循环成岁,一年如此。日南日北而已,一百八十度有奇,不过一往一来罢了
九月二十二日晓倚楼北斗挂楼北,晓柄正指东。 乃知今夕昏,移以招西风。 南州霜未降,九月已过中。 候虫既无声,天犹迟过鸿。 一岁事垂了,吾生将无同。 春草百种死,夏木千林空。 依依墙壁间,独剩残菊丛。 日出万马动,谁其知此翁。 注释: 九月二十二日:农历九月二十四日。 晓倚楼:清晨时独自倚在楼上。 北斗挂楼北:北斗星挂在北边。北斗:古人把斗宿的四颗星称为“斗魁”,其中最亮的两颗星是斗柄
【注释】 己亥:干支纪年名,为天干地支中的己日。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冬季的开始。是日晴颇暄:此句意为,这一天天气晴朗,非常温暖。虚叟:诗人自称的别号。 是日晴颇暄,虚叟偶饮客。 醉卧二更醒,起视天宇黑。 三更至四更,大风一何急。 吼哮甚江潮,十屋九仆壁。 五更再倚楼,云扫众星出。 我楼正向东,北斗挂东北。 其杓渐指南,正东起太白。 日躔氐近房,红气卜晴色。 万马渐次动,钟鸣戍鼓鼜。 今年未有霜
诗句解析: 1. 晋七贤欤,唐八仙欤。胸吞万古,气高九天。 - “晋七贤欤”指的是古代的七位著名文人,如阮籍、嵇康等。 - “唐八仙”则泛指唐代的八位仙人或神仙故事中的人物,如李白、贺知章等。 - “胸吞万古”表示胸怀宽广、包容古今。 - “气高九天”形容志向非凡,意气风发。 2. 粪土轩冕,膏肓林泉。 - “粪土轩冕”指的是轻视世俗的荣华富贵,不把官职看得很重。 -
信州道士萧了空是萧公的侄子,在湘潭总府当贰萧公。萧公为萧了空作赞,萧了空也自号悟空。其诗其一曰: 了了了了,空空空空,心肝不在臭皮袋中。想见出神似蝉蜕,可能吸露更餐风。 注释:了了了了,指悟道之人,明白一切道理。空空空空,形容悟道之人心境非常之空明。心肝不在臭皮袋中,比喻人的心灵不拘于世俗之物。想见出神似蝉蜕,比喻人的心灵超脱尘世,如蝉的蜕壳一般自然。可能吸露更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