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荒弥远凶徒炽,出督清之狡计行。
得柄欺君例如此,国亡徒剩正人名。

【注释】:

弥:更。凶徒炽:凶恶之徒猖獗。出督:调往某地担任官职。清之狡计行:清廉正直的计谋得以实行。得柄:得到权力。欺君:蒙骗君主。例如:比如。国亡:国家灭亡。徒剩:只剩下。正人名:正直的名声。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魏鹤山先生为题,写他的《渠阳集》中的五首诗,每句诗都对应一首诗的内容,并加上了注释,最后是赏析。

魏鹤山先生的《渠阳集》中写了五首诗,分别是“投荒”、“出督”、“得柄”、“欺君”和“国亡”。其中“出督”、“得柄”和“欺君”这几句都是讽刺魏鹤山先生的行为,而“国亡”则是指魏鹤山先生已经失去了地位。

这首诗的第一句就表达了魏鹤山先生的处境,他因为得罪了一个奸臣而被迫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可以说是非常悲惨的事情。第二句则是对魏鹤山先生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聪明而又狡猾的人,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实现自己的计划。第三句则是在说魏鹤山先生得到了权力,但他却没有用好这份权力,反而成为了一个奸臣的工具。第四句则是在说魏鹤山先生虽然得到了权力,但却没有真正为国家效力,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才华。最后一句则是在说魏鹤山先生虽然失去了地位,但他却留下了正直的名声。

这首诗通过对魏鹤山先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正直人士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