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寻求高深道术的人,他通过修炼得到了无上智慧,从而摆脱了世俗的纷争和烦恼。他与云霞为伴,行走在蓬莱岛路上,与圣人哲人一同游历。 注释: 1. 无调名:这是一首没有固定调式名称的诗,可能是古风、词曲等不同的文学形式。 2. 杜公寻妙诀:杜公指的是寻找高深的道法或秘籍。 3. 道本先求:道是最高的追求,人们应该首先寻求它。 4. 认得争持修:认识到修行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5.
【注释】 且住:暂且停下。 十月小春:十月,指农历九月初十的重阳节。小春,即小阳春。 锁户:紧闭门户。 一百日:一百天。 真素:真朴、纯真。 灵明纸布:指道士所穿之袍服。 走玉飞金:道教谓仙人飞行如走玉飞金般轻快。 恬然:安闲自得的样子。 【赏析】 写一位道士隐居深山的生活情趣。诗中表现了道家的出世思想。诗人在描绘这位隐逸者的日常生活时,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淡泊宁静的画面:他住在幽静的小山村中
【注释】 苦苦劝愚人,被财色、投损精神:苦苦劝导无知的人,被财富和美色所伤害,丧失了精神。 利缰名锁休贪恋:不要贪图名利,被束缚。 韶华迅速如流箭:美好的青春时光就像飞驰的箭一样迅速流逝。 不可因循:不要停滞不前。 早早出迷津:早早离开迷惑的道路。 乐清闲、养就天真:乐于宁静清逸的生活,培养纯真的心灵。 性圆丹结:本性纯正,如同丹药凝结成珠。 方知道、蓬莱异景:才能明白真正的仙境。 元来此处
诗句翻译: 1. 随缘过,随分乐。恶觅悭贪都是错。贵非亲。富非邻。矜孤恤老,取舍合天真。 - 翻译:顺其自然地过着生活,随和而乐。不要寻找吝啬和贪婪的错误。财富不是亲近的亲人或邻居。我们应该同情孤儿和老人,他们的选择符合自然的天性。 2. 当权勿倚欺凌弱。须防运去相逢着。减欺慢。减欺慢。不论高下,平等一般看。 - 翻译:掌权时不要依靠欺凌弱势群体。必须预防权力失去后再次相遇的情况
【注解】 1. 元元:指百姓。 2. 通三一法:即《老子》中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一法”,指天地万物由一而生成,再由二产生,最后由三构成。 3. 三一法:即道家所说的“道、气、形”三者。 4. 悟彻五千言:《老子》又称《道德经》,全书共五千言。“悟彻”是理解并领会的意思。 5. 本原:指宇宙的本体和根源。 6. 重着脚:指重新踏上脚步,比喻重新开始。 7. 跳入水晶盘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鹧鸪天·桂花》。全词描绘了秋日赏景,以菊花、桂花等物为意象,抒发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菊花新”,点明了主题,即秋天的菊花盛开。接下来“对月无何添雅致”一句,描绘了词人欣赏菊花的情景,通过对月增添雅致,表现了词人的高雅情趣。 “丛绿花黄偏有异”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特点,菊花与绿色植物的花朵不同,更加突出了菊花的独特之处。这句诗通过对比
鹤冲天 迷祛惑去。正好修行做。清静是根源,真门户。切莫他寻,恐遗遗望仙路。闲闲更闲处。灵根元明,转转愈为开悟。功圆行满,唯有红霞聚。 往昔得遭逢,亲师父。此则专来教长生诀,频频顾。方知今得度。便许相随,永永其携云步。 注释: 迷祛惑去:去除迷惑,消除疑虑。 正好修行做:正好开始修行。 清静是根源,真门户:清静是修行的根基,真正的道门。 切莫他寻:不要到处寻找。 遗遗望仙路:白白地期待成仙之路。
诗句解读 - 仲冬佳节,灵童来报:仲冬是农历的十一月,通常与冬天和冬至有关。这里的“灵童”可能指的是婴儿或小孩,而“来报”意味着这些孩子带来消息或吉祥。 - 阳气初升:阳气在这里指春天开始时温暖的气息或能量。"初升"表示这种温暖的力量开始显现。 - 黄芽齐吐,玉浆浇溉:黄芽可能指的是春天发芽的植物,这里比喻为生命的起源或新的开始。玉浆可能是某种液体,用于灌溉或滋养新生事物。 - 甲方琼秀
【诗句释义】 川拨棹:指船夫在川江中划动船桨的样子。 三更里,瞥看银蟾圆不缺:在半夜里,突然看到明亮的月亮(即月)。 吐出一轮光明,满天莹然有别:月亮从云层中出来,发出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整个天空。 向南方也,玉花结:月亮向西移动,形成了美丽的玉花形状。 白鹿前来行得窃:月亮像白色的鹿一样在天空中游走。 便衔他新皎洁:月亮把新的皎洁的月光带走。 将去圭峰山头,独自口中啮啮:月亮要飞往圭峰山的上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夜游宫·身向深出寄寄》。下面是诗句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身向深出寄寄。步青峰、恣情如意。冷即草衣慵即睡。□餐松,渴来后,饮绿水。 养就神和气。自不寒不饥不寐。占得逍遥清净地。乐真闲,入红霞,翠雾里。 ``` 注释: - 身向深出寄寄:身体向深处寄托,意指寻求心灵的归宿。 - 步青峰、恣情如意:漫步于青翠山峰之上,随心所欲。 - 冷即草衣慵即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