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注释】 柳梢青:词牌名,又名“台城路”“玉京秋”等;双调一百零八字,前段十一句五仄九平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六仄七平句四仄韵。 幽花:指隐逸的梅花。 玉堂金马:指翰林院。唐玄宗时,翰林学士分居禁中玉堂、金銮殿和外朝三省。 横幅疏枝:形容梅花枝条横斜舒展的样子。 同在天涯:意思是说梅花虽然已经飘零在天涯海角,但是仍然和它的主人一样在遥远的天涯相会。 荒村茅屋:形容荒凉破败的村庄里简陋的茅草房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的提示,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诗中表达的情感,最后进行赏析。“鼓乐名山”是全诗的第一句,意思是太平之世的鼓乐之声遍布名山大川。第二句“太平去后淳风薄”,是说太平时期以来的淳朴之风已经消失殆尽了
译文: 栏干曲,正对碧山崔嵬。岚气蒸腾衣成紫色雾,墨香飘荡壁生苍苔。柏树的影子扫空台,江海的客人欲去犹徘徊。云雾缭绕的地方不知何处,风中传来的泉水何时到来?鹤翅九秋时节盛开。 注释: 1. 栏干曲:形容栏杆曲折,如同歌谣一般。 2. 正面碧崔嵬:形容山峰直插云端,色彩碧绿而壮观。 3. 岚气着衣成紫雾:形容山间的雾气如同衣服上的紫色烟雾。 4. 墨香横壁长苍苔:形容墙壁上弥漫着墨水的香气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昔者老可守陵州,守居北山吾故丘。 - 解释:昔日的我(诗人)可以守护陵州的陵园,居住在北方的山丘上是我旧时的居所。 - 译文:往日的我(诗人)曾能守卫陵州,居住在北山,这是我过去的家园。 2. 太守时来看山雨,每画纸背成沧洲。 - 解释:太守时常来访观看山间的云雾变化,每次在纸背面描绘出沧浪之岛。 - 译文:太守经常来观赏山中云雾的变化,他在纸上描绘出沧浪之岛的景象。
【注释】 题简生画涧松简生:诗人的朋友。 简生与我皆蜀人,留滞东南凡几春:与我的朋友简生都是蜀地人,我滞留在东南地区好几年了。 每拂齐纨作山水,使我感慨怀峨嵋:每一幅画都让我感受到山的气势,让我感叹峨眉山的雄伟。 如此长身两松树,满谷悲风散阴雾:这长着身子像松树一般的画作,让山谷中的悲伤的风吹散了阴霾。 雌雄如剑变为龙,鳞鬣齐成擘崖去:雌雄之形如利剑变成龙,鳞与鬣都成了石壁的样子被凿去了。
昔游云台观,山色上衣青。 松花春雨落,柏叶秋露零。 饥来煮白石,睡起看黄庭。 人间忽已老,莫问少微星。 诗句释义 1. “昔游云台观” - 背景:云台观可能是作者曾访问或研究过的历史名胜。 - 寓意:通过提及历史名胜,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知识的尊重。 2. “山色上衣青” - 自然美:描绘了山峦的颜色和形态,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象征意义:山色可能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坚毅和稳重
应天山 象山何崔巍,先哲昔爱之。 循麓得青流,良田屋参差。 似是桃源人,鸡犬相因依。 粼粼白沙曲,奕奕丹雘驰。 冷水自天来,杂花散玕琪。 所以上方士,悠悠系遐思。 丹霞炫金璧,清露在茅茨。 海岛陋徐福,幅亭卑武夷。 仙者自有道,黄鹤往来时。 翻译: 应天山 象山多么高耸入云,先贤们过去就非常欣赏它。 沿着小溪的岸边流淌着清澈的水流,田野房屋错落有致。 好像就是那桃花源中的人,鸡狗相随相互依靠。
【注释】 题画:为画上写诗。 连昌宫里古墙阴:指唐玄宗在连昌宫内的旧宅,即今西安西华门附近一带。古墙阴:指宫殿的墙壁。 积雨过春黄竹深:春雨过后,竹叶深绿。 老树无枝交屈铁:老树枝枯如铁。 立石有书名错金:刻石留名。 吮毫池上写幽鸟:用笔沾墨,在池边写生。 承恩春日风光好:承蒙皇帝恩宠,春天景色美好。 当时执戟今白头,却对萧森倚秋昊:当年手执武器保卫国家现在白发苍苍,对着萧索的秋风独自仰望天空。
这首诗是关于大悲禅刹的描述。以下是逐句释义: 1. 不梦金人长丈一,中华那得通西域。 注释:梦中没有金人,因为中华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足以通达西域的程度。 2. 象教流行遍海隅,龙江崇奉成真癖。 注释:佛教的教义和仪式在各地广为传播,特别是龙江地区特别重视佛教信仰。 3. 佛殿峨峨高倚山,经声细细朝连夕。 注释:佛殿高耸入云,每天早晨和晚上都有诵经的声音。 4. 尔来行人行路难
敬仲画扇 松根茯苓如石髓,服食令人寿千岁。 子欲求之观此图,老身偃蹇枝扶疏。 长镵篝火新雨霁,羽人丹丘期不至。 却剪苍筤崖石间,吹作龙吟秋满山。 注释: 1. 松根茯苓如石髓:比喻松根茯苓的质地坚硬如石髓。 2. 服食令人寿千岁:意思是说食用了这种食物可以使人寿命达到一千岁。 3. 子欲求之观此图:你想要看看这幅画。 4. 老身偃蹇枝扶疏:我的身体已经弯曲,但枝条依然挺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