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谊
以下是对《和王一樵九日书怀诗韵四首 其三》逐句的释义,并给出了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自识蹇驴惭骥多:自知不如他人,自感羞愧。 未登中阪已蹉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已经感到失望。 七番秋赋名皆下:七次秋天的诗歌创作,但作品都不如人意,名声不显。 廿载冬烘字尚讹:二十年的冬天里,仍然坚持写作,但字词错误不断。 蕉下常疑分鹿梦,草间空唱饭牛歌:在树下常常怀疑自己在梦中,而只能在草丛中吟唱。
和王一樵见赠韵二首 其二 原诗: 一幅能祛三斗尘,新诗感我苦吟身。 疏狂于世宁谐俗,风雅惟君实可人。 厚谊深承规寓颂,虚名敢认妄为真。 何时风雨终宵话,剪烛重探众妙津。 译文: 一幅画能驱除我身上的尘埃,新诗触动了我苦中寻乐的心境。 我虽疏狂却不随俗,但您确实是个有风度的人。 深深感激您的深厚友谊,我不敢自认虚名,只愿追随您的足迹。 何时能与您风雨同舟,共度良宵,在灯火下探讨诗歌的奥秘?
庚午年十月二十日 旅居之地惊心于岁月流逝,恰逢生日更显茫然。 马齿增长空余,怎会有鸿篇传世? 故里重违秋意浓,亲朋阻隔路三千。 未知夙负是否能偿还,乱发盈梳已倍前
采菊东篱足繁思,能花偏待岁寒知。 夭桃艳李空谐俗,晚节秋香自感时。 纵使新机趋巧样,可忘故步觅他岐。 雪梅岭上争开谢,未许南枝傲北枝。 注释: 1. 采菊东篱足繁思,能花偏待岁寒知:采摘菊花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思绪;只有到了深秋,菊花才会绽放,显示出它的坚韧与高洁,因此我偏爱菊花。 2. 夭桃艳李空谐俗,晚节秋香自感时:夭夭的桃花和艳丽的李子虽然能迎合世俗的喜好,但它们的美只是短暂的
【注释】 点缀:点染、装饰。北台:指北固山之巅,即北固亭,在今江苏南京西北。盐汁:盐卤,用盐卤引羊车,指用盐卤涂饰。群玉飞来屑: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如群玉石飞落。安道:地名,在今浙江杭州西南。十字叉:地名,在浙江杭州。 【译文】 点缀寒林的雪花,哪能分辨出乌鸦?谁将盐卤涂饰羊车? 纷纷如群玉飞舞的飞雪,巧取层冰散作花。 野店应当有很多酒客,江舟仅见钓鱼家。 也思乘兴寻安道,归路却因愁迷了十字叉。
注释与赏析: 1. 雪后用东坡书北台壁诗韵二首 其二:此诗为作者在雪后创作,以表达对自然的感慨。 - 译文: 雪后的景色美丽如画,让人心生欢喜。然而,诗人却无法挥笔描绘,因为内心的贫寒使得他无法尽情欣赏这美景。 诗人感叹自己的贫穷,但同时他也相信,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 诗人还表示,即使生活再贫瘠,他也要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就像品尝美味的食物一样。 2.
【注释】 “成室”:建好房子,即定居下来。“五载多”:五年多了。“寄人篱下”:寄居在人家的篱笆下面。“戏嬉”:游玩嬉戏。“童游处”:孩童玩耍的地方。“迟久”:长久。“妇灶”:妻子烹饪的地方。“公超”:指陶弘景,字公明道,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间道教学者、炼丹家。“康节”:陶潜,字元亮,东晋时名士、文学家。“风人”:指陶潜。“隐轴薖”:隐姓埋名。薖,同“韬”。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核名诗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综合考核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设置、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来推断字词含义。本题中,“仙蜕”“那何”“翳下”是关键字。 【答案】 趋炎俗念久消磨,冷露凉风未厌多。
注释: 1. 和朱勿轩移居四首之二:与朱勿轩一起移居。 2. 区:区域,这里指住所。 3. 子云:指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西汉哲学家、文学家,辞赋作家。 4. 载酒多来问字车:载着美酒经常来访。 5. 不喜作家徒立壁:不喜欢那些无意义的空洞墙壁。 6. 岂防胠箧只藏书:哪会担心打开书箱只是收藏书籍呢。 7. 栗里:地名,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居所。 8. 金台:地名
【诗词原文】: 涂改新词帖括酸,亲民吏未是粗官。一方初植甘棠荫,卅载曾安苜蓿盘。 南宋旧闻诗料在,西湖胜地画图看。伫听循绩传都下,莫怯清风两袖寒。 【诗词解析】: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朱勿轩明府赴任浙江的旅途和心情。 “涂抹新词帖括酸,亲民吏未是粗官。” 注释:朱勿轩刚上任,他正在用新的词条进行修改,以符合要求("酸"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严格"或"苛刻"),但他并不是一个粗鲁无礼的官员。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