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六十六翻译:道德的五千言,深明玄妙的句子。云门寺的一字关,是截断横陈的路。十二座山峰前,危险分布着险阻。唤醒那些惺忪睡梦的人,握紧讨论,掀眉笑语。惊放一两朵寒梅,漏泄先春,奔驰驿使。啊,寻香逐臭的人太多。 注释:偈颂是一种佛教诗歌形式,用五言、七言等韵律诗句来表达佛教教义和修行者的内心感悟。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修行、觉悟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1. 道德的五千言,深明玄妙的句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春天和夏天的农事活动的偈颂诗。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三月青春弹指过,九旬朱夏又从头。 - “三月”指的是春季的三个月,也就是从正月到四月。“青春弹指过”形容春天转瞬即逝。 - “九旬朱夏”指的是夏季的三个月,也即从五月到八月。“又从头”表示夏季再次开始。 2. 茶抽雀舌郎忙摘,麦弄虾须逐旋收。 - “茶抽雀舌”是指春茶刚摘下来,茶叶嫩绿细长如雀舌。 -
【诗句】 前宵剪月亭边,曲奏高山流水。 虽云狮子筋弦,品弄必资妙指,不落宫商人耸耳。 嘉州大像增百倍精神,荆溪老龙添十分活意。 正音将谓绝无闻,谁料郑声乱雅中,有此清弹尔。惭愧惭愧。 【译文】 昨夜我在剪月亭边的琴声中,演奏的是高山流水曲。 虽然用的是狮子筋弦,但演奏技巧必须依赖于精湛的指法,不会落入庸俗的音乐。 嘉州的佛像增添了百倍的精神,荆溪的老龙增添了十分的活力。
诗句释义 1. 书云开管宴:这一句描述了一个盛大的宴会,通过“书”字暗示这是一场由书籍或文献开启的盛宴。 2. 法轮食轮转:在这里,“法轮”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法器或象征,而“食轮”则可能是比喻食物转动或转动的食物盘。整体上,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宗教仪式中食物转动的场景。 3. 觑之双眼盲:此句表达了某种透视或洞察力的缺失。"觑"通常意味着仔细观察,而“双眼盲”则形容这种观察力不足或看不清楚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六十七 向上机,顶门眼。 向上指佛教中的觉悟,即达到佛的境界,是修行者的最高目标和追求。 察秋毫处暗昏昏,透险崖中平坦坦。 观察细微之处,如同在昏暗的环境中寻找微光;经历重重困难险阻,最终能够看到前方的平坦大道。 三世诸佛,正视无门,白牯狸奴,活埋何限。 三世诸佛(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佛陀)面对真理却无法找到正确答案,如同被白牯(一种白色的动物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亲随弥勒下长汀,一字王书奉化名。 这句话的意思是:亲随弥勒佛降临长汀,一字王书奉化名。 辅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这里指的是辅助皇帝治理天下。 内院:皇宫内的庭院。这里指宫廷。 子孙恩被锦衣荣:子孙们受到皇恩庇护,享受锦衣华服之荣。 锦衣:华丽的衣服,这里比喻皇恩庇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皇帝和皇族的诗歌。诗中提到“亲随弥勒”,意味着皇帝如同弥勒佛一样,带领百姓走向光明
雷轰荐福碑,天秘无文印。 字义既难明,心传谁得正。 东湖泻恨浪滔天,惊𢞕瑞岩残梦醒。 猛拍阑干,叫天不应。 哭不成兮笑不成,野花泪湿千峰影。 注释: 1. 雷轰荐福碑,天秘无文印:比喻佛经或经书的神秘性和难以理解性。雷声轰鸣,如同在诵读经文,但其中的文字和意义却让人无法理解。天秘指的是上天的秘密,暗示着佛经中蕴含着深奥的道理和启示。 2. 字义既难明,心传谁得正
注释: 成癖:形成癖好。襟怀为爱山:因喜爱而心醉神迷。 不逢佳处不开颜:没有遇到好地方,就不想笑。佳处:好地方。 锦屏、剑阁:都是地名,这里代指峨眉山。 重相见:再一次相见。 岷峨翠霭间:在岷山和峨眉山的翠雾之中。岷峨:岷山和峨眉山的简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描写对峨眉山的喜爱之情。诗中诗人以成癖的心情去欣赏爱山美景,但总是在未能见到佳处时才开颜一笑,因为只有真正见到美的地方才能让人感到快乐
注释: 三月,即三月的休止期。 修文偃武,停止武力,崇尚文化。 治格太平,治理国家达到太平盛世。 生灵鼓舞,百姓欢腾,士气高昂。 无端塞马嘶风,忽然战鼓擂动,战马嘶鸣。 又欲扬尘簸土,又像要扬起尘土,扫荡敌军。 密运机筹,秘密筹划策略。 肃行师旅,整顿军队,整饬纪律。 塞北安南一战收,在塞北和南方进行一场大战取得胜利。 生死冤魔都扫去,无论生死,冤家敌人都消灭干净。 重赏元勋
注释:九月份给衣服,天高云厚,没有可以赠予的地方。破衣裹身像寒云,对着客人却懒洋洋的不想开口说话。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首句直接点题,写出九月授衣的时间和天气;次句写山,山在秋色中显得高远、孤傲;第三句写云,云被山拥着,像是被山裹住一样;最后一句是说诗人面对着客人,却懒得开口说话。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但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