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
石榴 五月华林晏,榴花入眼来。 百株当户牖,万火照楼台。 绛帐垂罗袖,红房出粉腮。 江南逢巧笑,龋齿向人开。 注释: 1. 华林:指繁茂的树木。晏:晚上,傍晚。 2. 绛帐:红色的帷帐。罗袖:红色袖子。 3. 红房:鲜艳的花朵。 4. 龋齿:缺牙。 译文: 五月的傍晚,繁茂的树木笼罩着大地,石榴花映入了眼帘。 门前有百棵石榴树,万家灯火照亮了楼宇。 红色的帷帐低垂下红色的袖子
牛 牛角尖尖,快跑如飞,蹄子踏在轭边。耕田的农民把它卖出去了,犒赏军队的人却拿着刀。厨师用刀来切肉,农夫扶犁耕地。君王思念蚕茧栗,就把它放在座右旁。 译文: 牛角尖锐锋利,奔跑得飞快,蹄子压在马嚼子上。耕田的农民把它卖掉了,犒劳军队的人却拿着刀。厨师用刀来切肉,农夫扶着犁耕地。君王思念蚕茧栗,就把它放在座位旁边。 注释: 1. 莹角偏辕快:牛角尖锐锋利,奔跑得飞快。 2. 奔蹄伏轭穷
【注释】 詹司理:指送别的人,也泛指朋友。官:做官职。济南:今属山东,在今山东省中部偏北处。马:代指送行者。指:指向某地。营丘:在今山东省昌邑县南,有“营丘故城”遗址可考。肃爽:凉爽。鸠:斑鸠。齐言:齐语。齐国古时以东夷族为主,说齐话的很多。盈:满。楚客:楚人。楚:楚国。长:长久。梅发:梅花盛开。江关:长江关口。松高:松树挺拔。日观:日出的地方,在泰山上。鲍叔: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名多
“拂袖非长策,蹉跎为老亲。”这句话出自明代诗人吴伟业的古诗《送田髴渊孝廉南还》。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释义: - 诗句解读: 1. 拂袖非长策:“拂袖”意味着甩袖离去,而“非长策”表达了作者对某种方法或手段的否定。这里的“长策”可能是指长久之计或有效之计。 2. 蹉跎为老亲:“蹉跎”表示浪费时间,而“老亲”则指年长的亲人或老朋友。这里的“老亲”可能暗示着对时间的无奈和对家人的牵挂。 3.
蒲萄 百斛明珠富,清阴翠幕张。 晓悬愁欲坠,露滴爱先尝。 色映金盘果,香流玉碗浆。 不劳葱岭使,常得进君王。 译文: 葡萄(一作“葡”字) 满篮百颗明珠般丰满,翠绿的枝叶高高撑起一片清凉的天棚。 清晨挂着葡萄,仿佛要坠入地面;早晨的露水滋润着它们,让它们在品尝之前就已经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颜色鲜艳如同金色的盘子中的水果,香气四溢如玉碗里的美酒。 不需要葱岭那边的人传递过来,就能常常献给君王享用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冰:此句描述了冰块的外观,指出无论清白还是浊黑,其本质都是洁净无瑕的。"看都净"意味着无论是肉眼可见还是通过仪器检测,冰块都保持了它的纯净状态。 2. 长安唤买冰:长安是古代的首都,这里用来象征繁华和繁忙的都市生活。呼唤购买冰,可能是为了在寒冷的天气中解热或制作冷饮。 3. 见来消易待:这里的“消”指的是融化,"待"可能是指等待。这句话表达了冰块很容易融化
南苑春蒐应制 皇帝诏令检阅期门的部队, 军乐起于上林。 风云开步伍,草木壮登临, 天子三驱礼,将军百战心。 割鲜亲宴罢,告语主恩深。 注释: 1. 南苑春蒐应制:南苑是古代皇家狩猎的地方,这里指皇帝命令检阅南苑的部队。 2. 诏阅期门旅:皇帝的命令让期门的部队进行检阅。 3. 铙歌起上林:军乐在上林开始演奏。 4. 风云开步伍,草木壮登临:风云和草木都为军队的行进而振奋,表现出军队的雄壮。 5.
注释: 蘋婆:一种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球形。 汉苑收名果,如君满玉盘。 在汉朝的皇家园林中收获这种珍贵的水果,就像你满盘的美味佳肴一样。 几年沙海使,移入上林看。 几年来你在沙漠地区担任使者,如今将这种珍贵的水果移到了上林苑欣赏。 对酒花仍艳,经霜实未残。 面对美酒,花朵仍然鲜艳,经过霜冻的果实依然完好无损。 茂陵消渴甚,饱食胜加餐。 茂陵王因为过度饮酒而口渴
【注释】悬瓠城: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临颍。西:指西边。关山:地名不详,当指今湖北大别山区。 劳:烦劳。何:什么时候。地瘠:土地贫瘠。军租少:军事开支少。客将豪:指军队将领。蔡父:春秋时蔡国大夫蔡墨,字子阳,为官清廉。汉功曹:汉代的功绩官吏。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一首。作者在送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及对战乱中人们的同情。全诗语言简练,用词准确。 开头两句:“悬瓠城西路,关山雪夜刀
诗句原文: 客路论投分,三年便已深。 每寻萧寺约,共话故园心。 远水明浮棹,疏村响急砧。 灞亭桥畔柳,恰为两人阴。 注释翻译: - 客路论投分:在旅途中谈论我们的友情深厚。 - 三年便已深:三年的时间已经让我们的友情变得更加深厚。 - 每寻萧寺约:每找到一处寺庙,就会约定相聚。 - 共话故园心:一起谈论着家乡和故乡的心情。 - 远水明浮棹:远方的水波映射在水中,显得如此清晰。 - 疏村响急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