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注释】 松江:指今天的苏州河。 荻芦:水边的芦苇。 雪舞花婆娑:水面上的芦苇,好像白色的花在跳舞。 青骡:青色的骡马。 盍(hé):何不。 鲈乡:以鲈鱼闻名的乡村。 金叵罗:一种盛酒的器具。 踏浪歌:踏着波浪唱歌。 【赏析】 这是一首写舟行江南水乡的诗。诗中描写了船夫驾着小舟从吴地出发时的情景。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生活情景: 首句“扬帆松江甚驶西望吴诸山快而有作”
【注释】 万顷:无边。太湖、洞庭湖,皆名“万顷”。 玻瓈(bō zhè)倒浸:倒映在水里的虹霓的光影。 瀼瀼:形容细密。金波流:指月光如金色波浪一般流淌。筇(qióng):竹子做的手杖。青霄顶:形容高远的天空。 赏析: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当时作者正任建康府通判,在吴江垂虹亭上。诗是写中秋前夜至吴江垂虹桥盥漱后步回垂虹桥看月,因兴而赋。 首联“万顷太湖风浪静
【注释】 秋江泛棹:秋天江上,泛舟而行。棹:船桨。 琴乐图:即《听颖师琴歌》,是王维根据当时名琴家李咸用弹奏古琴而作的一首五言诗,以描绘李咸用弹奏古琴的情景。 抱琴:抱着弹琴。 鼓:敲击。 满江:江面。 神鱼:神话中的水族。 出:出现。 掉尾舞:《列子·汤问》中说:“有神人投卵于地,高七寸半,如五石瓮,请人负之,寻视则不见。”后因以“掉尾”为神物出现的代称。 曲:这里指音乐。 鸿雁:鸿鹄
这首诗是南斗六星之一,即“南台月”在古代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智慧、正义和力量。诗中的南台月,既是自然景观,也是文化符号,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城南江上逢中秋,城南石梁初截流。 - 城南江上逢中秋:描述了诗人在城南江边与中秋节相遇的场景。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丰收,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重要时刻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写诗人在送别郑文学时,对朋友的勉励之情、惜别之情。“北上”即“北行”、“北渡”。此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表明离别的时间紧迫;同时,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是在京城之外,即黄河以北的边关之地。“别郑文学”是全诗的中心内容,也是写作的起因。“朔风”“上马”是送别之时的景象。“气如云”,形象地写出郑文学骑马离去时的威武之态和豪迈之气。“绕街鞭影拂河汉”,写郑文学骑的是骏马
清明游鹤林寺 青青杨柳啼乳鸦,满山烂开红白花。 小桥流水过古寺,竹篱茅舍通人家。 潮声卷浪落松顶,骑鹤少年酒初醒。 若将何物赏清明,且伴山僧煮新茗。 译文: 青翠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上的黄莺正在欢快地鸣叫。 山上盛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朵,红的、白的、紫的、黄的……五颜六色。 一座古老的寺庙隐藏在绿水青山之间,旁边是简陋而朴素的茅舍。 随着潮水的涨落,浪花拍打在松树顶上,发出阵阵响声。
注释: - 华阳洞里罗浮仙,袖携冰雪梅花篇。 - 华阳洞:一个洞穴的名称,位于中国广东省。 - 罗浮山:一座著名的道教圣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 冰雪梅花篇:形容梅花瓣如冰雪般洁白,花朵如梅花般美丽。 - 玉堂道士字一尺,紫清老人诗四联。 - 玉堂:一个官署名,古代用来指代皇帝的办公机构。 - 道士:指那些修炼成道的人,通常在寺庙修行,追求长生不老。 - 字一尺:形容书写的字迹非常工整
尘途宦游廿年馀,每逢花月满幽居。 烟萝荦确走麋鹿,云壑窈窕通樵渔。 那如隐君不出户,读尽万卷人间书。 有生穹壤贵自摅,布韦轩冕奚锱铢。 便当买山赋归欤,石田老我扶犁锄。 注释:20多年来一直在仕途中奔波,每到花开的时节,都独自居住在幽深的家中。烟雾缭绕的树木和石头间,能听见麋鹿行走的声音;云中的山壑幽深,可以看见樵夫和渔人的身影。那些隐居的人,从来不出家门,他们读尽了世间的书籍。在这个世界里
醉歌行 草生金谷韩信饿,古来不独诗人穷。 今朝有酒且共醉,明日一饮由天公。 红楼弟子年二十,饮酒食肉书不识。 嗟予识字事转多,家口相煎百忧集。 乃知聪明能误身,不如愚鲁全天真。 百年简宪曾何畏,一日礼法能杀人。 贤愚千载同一朽,我为君歌君拍手。 流芳遣兴不必论,且尽樽前一壶酒。 注释: 1. 草生金谷:指汉代淮南王刘安的宾客中有一位名叫苏文的人,他曾经在金谷园中种下许多草。韩信曾饥饿得无法吃饭
【诗句解析】 1. 离家十日得顺水,不卸蒲帆一千里。 注释:离家十天后遇到顺风,没有卸下的蒲帆使得船能行驶一千里。 2. 忽然今日风打头,寸波寸水逆上流。 注释:突然有一天,大风从头顶吹来,船只能逆水而行,水流和波浪都受到了影响。 3. 小儿造物不可测,昨日南风今日北。 注释:小孩子无法预测大自然的变化,昨天是南风,今天就变成了北风。 4. 黄郎束手篷下眠,尽日闲看顺水船。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