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诗句: 何事虚斋里,犹分苜蓿盘。 高林容偃蹇,众翼避扶抟。 黑夜文星动,青天剑气寒。 终南山正好,那得悔儒官。 注释: - 何事虚斋里,犹分苜蓿盘:在空旷的书房中,仍然品味着美味的苜蓿菜肴。 - 高林容偃蹇,众翼避扶抟:高大的树林显得有些弯曲,如同鸟儿展翅欲飞。 - 黑夜文星动,青天剑气寒:夜深时星光闪烁,犹如剑气凛冽。 - 终南山正好,那得悔儒官:只有在终南山这样的地方,才能找到心灵的宁静
【注释】: 还京口去,君入浙东游。 我将要回到京城的门户(京口),您却要前往浙江的东部。 风雨孤舟夜,关河两鬓秋。 夜晚在风雨中乘着一只无依靠的小船,关山河流,双鬓已染秋霜。 出江吴水尽,接岸楚山稠。 出了江水的尽头,两岸是连绵不绝的群山。 明日相思处,惟登北固楼。 明天思念你的地方,只有登上北固山的最高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此诗是送别唐卿的一首七绝,全诗意境高远,情致清雅。首句“去去红尘外”,写诗人送别友人时,友人已远远地离开了尘世。第二句“秋光满华嵩”,写友人即将离去,秋天的景象又显得那么浓丽,而友人的归期却遥遥无期。第三、四句“故乡归衣锦,行路避乘骢”,写友人归乡,他身着华丽的衣裳,骑着马匆匆而去。第五、六两句“未觉长安远,真成冀北空”,“未觉”即不觉
诗句释义 1 紫禁莺花老,京城四月初。 - "紫禁"指的是皇宫,古代中国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意味着岁月流逝,昔日繁华已成回忆。"莺花"通常指春天的花朵,这里可能是指春天的景色。"老"表示时间的流逝或变化。"京城"指的是中国的首都——北京。"四月初"则明确指出了时间是四月的初旬。 2. 层楼开别酒,小海出银鱼。 - "层楼"可能是指高耸的建筑层,也可能是指宴会的场所。"别酒"指的是送别的酒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逐句解释诗中的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以及诗人的情感。“落日”的意思是夕阳西下;“苍茫吴楚秋”的意思是傍晚时分,天色苍茫,吴楚一带已入秋意浓;“人随孤鹤远”的意思是随着一只孤独的白鹤飞向远方;“天共九江流”的意思是天空与长江相连;“风物吞淮海
【注释】 送观志能:即送观文思,字志能;观志能与作者同榜及第,又同任南京太常博士,考满北还。 分得君字:意为你得到“志能”二字。 仆同榜:指作者与观文思同年及第。 南台从事:宋代太学设南、北两斋,分别称南、北大书院,简称“南”、“北”,太学教官称“斋官”,其中以南院(南台)为最高学府,故称。 射策:汉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以对策为主,兼用射简,因名。 并辔:谓并驾齐驱。 射策
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贾谊曾因直言进谏而遭贬,后被文帝召回任长沙王太傅。这里借指贾似道。 何者:是谁的意思。 起楼台:建造楼阁。 社稷:国家。 物:人物。 湖山:泛指江山。 养:滋生、养育。 祸胎:灾祸的种子。 前朝:指南宋。 亡国恨:亡国之痛。 遗迹:指遗迹遗址。 哀:悲哀、悲痛。 落日空江上:夕阳在江面上显得格外寂寞、空旷。 王宫亦草莱:王宫也变成了荒废的地方。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解答时,首先读懂诗的内容,了解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手法、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诗人的情感。“适意无南北,相逢江海边”意思是说:我的心情十分舒畅,没有南北之分,在江海之滨与你相聚。“乡关千里外,风雨一灯前”的意思是说:你远在他乡,我却孤身在外,只有一盏油灯伴着我度过风雨。“呼酒吾同醉,论文子独贤。”意思是说:举杯畅饮吧,让我们共同陶醉在这欢乐之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解释: 次韵郭侍御: 这是一首模仿前人风格的诗,通过模仿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郭侍御的尊敬和仰慕之情。 江左风流在,长怀晋谢安: “江左”指的是江东地区,古代以长江为界,以东为江南,以西为江北。这里泛指江南一带。“风流”在这里指的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晋谢安”是指晋朝的谢安,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其文采风华著称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扶病谁同步 - 关键词:扶病、同步 - 解释:形容诗人因病身体虚弱,步履不稳。"同步"在这里可能表示诗人行走的节奏与周围的自然节奏不一致。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由于健康状况不佳,行动变得缓慢和无力。 2. 寻幽思不群 - 关键词:寻幽、思不群 - 解释:在寻找幽静的环境中,思考方式与众不同。 - 赏析:这里描绘了诗人追求心灵深处宁静的愿望以及他独特的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