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注释】 ①担荷:负担。②规然:形容条理分明。③晓憎(zēng):早晨厌恶。④凛:严肃。⑤徇:随从。⑥惕惕:恐惧的样子。⑦芸芸:众多的样子。⑧绝韦编:指《周易》一书,韦编,用熟牛皮绳编的竹简,相传孔子为《易》而著书时,曾将牛皮绳多次编结在竹简上防止其朽烂。⑨忧患:忧愁患难。 【赏析】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描写和抒情。前四句写自己肩负重担,要理清头绪,处理事务。后四句则分别描绘了晨昏、风花
【译文】 有志之士甘于名,贪财小人只图财。没想到俊才也落伍,兼有才华的蠡人也如此。飘荡无依突然聚集,鸱鸟之间毫无猜忌。贞洁烈妇操守高洁,高筑怀清台以自娱。古人疾恶没有此例,难道不是怪事灾祸。儒服一丢羞耻尽失,惊天动地的摧折。凄凉悲切的衡门之下,商歌传出荒草之中。曲着肱臂却无饱食,吐唾为食却满口琼瑰。芒然群刺天空,饥凤孤飞徘徊。天寒竹实都已凋零,使我满怀感慨万端。 【赏析】
【译文】 在京华几年里,我所得到的是佳菊。 九秋历三冬,闭门看不足。 去年急鄂难,花开不及瞩。 出门星在天,满地霜华肃。 脱命息海隅,稍稍生事复。 渡海移故根,残书共一束。 灌养寄老圃,憔悴不盈掬。 别畦何葳蕤,哀此一寸绿。 旬月未经过,蓓蕾忽纷簇。 彭泽招我魂,粲然秋在目。 乃知一息存,生理绝可续。 天乎一物慈,长得依草木。 【注释】 至:到达;邻圃:邻居的园子。寄养:寄存。已出:长出。喜赋
【译文】 忠敏好古天下无双,晚得毛鼎尤瑰奇。 编书孔叟缺收入,君牙冏命同一辞。 我昔戏言富大万,力傥能致甘倾资。 重器第一馀可屏,足夸万世雄四夷。 烟云聚散理常有,眼见兴废能勿悲。 陶斋宝藏一朝尽,此复见夺波斯儿。 杨侯声噺救不得,顿足语我千戏剧欷。 空持拓本足感激,区区宝此师门遗。 藏舟大壑山可移,窃国大盗诛犹稽。 天家球图尚不保,一物重惜宁非痴。 我知杨侯意有在,国士遇我摧肝脾。
江陵戴烈妇诗 人生孰无死,一死扶三纲。 天地将欲闭,见此麟凤祥。 江陵张氏女,殉夫何从容。 绝命遗兄书,辞义严秋霜。 上言秋君死,茝义当随行。 一时苟怯死,万日恨之长。 非谓无舅姑,非谓无弟兄。 非谓无女儿,所重没世名。 童年母见背,及笄丁父丧。 今夏痛子夭,今复降此凶。 今随秋君行,天帝在我旁。 下言女假巧,乳少今无娘。 长成多读书,于兄终不忘。 是岁庚戌冬,张子旅上京。 哭妹感噩梦
江陵戴烈妇 烈女喻指意,笑谓非所望。 为宁诸母心,絮述自处方。 反面谢秋君,自保宽胸肠。 肺腑不能语,医言讵无诳。 为君抚巧儿,何忍自贼戕。 女伴或来视,酬对逾寻常。 收检及琐琐,假贷咸归偿。 父兄有手札,一一奉姊藏。 一朝望断绝,不见忧迫容。 膏沐进新衣,还进饼与汤。 秋君气仅属,有语目微张。 似诘众不救,听者莫能详。 烈女面大赤,众意亲炉铛。 旋遣婢媪去,有声发内厢。 群疑乃反视,解救惊不遑
诗句: 1. 荒寺翼峰尖,到门日已隤。 译文:荒芜的古寺位于高峰之顶,到达寺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2. 寒犬出吠客,相见惊且哀。 译文:寒冷的夜晚,一只狗对着客人吠叫,让人感到惊讶和悲伤。 3. 忍述别后事,但问眠食佳。 译文:我不忍心提及离别后的事务,只关心他的睡眠和饮食是否健康。 4. 结构依崖根,厨灶分隅隈。 译文:房子的结构紧靠着悬崖根部,厨房和灶台都设在角落。 5. 皑皑雪争席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诗名及作者: - 诗句:黄农虽云没,秋菊不惜情。 - 译文:虽然农民已经去世,秋天的菊花仍然毫无吝惜地开放着。 - 注释:黄农,泛指农民,这里特指一个具体的人物已去世。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即使生命已经结束,但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2. 诗句:终风穷檐底,一枝表孤清。 - 译文:终风刮过屋檐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是“赏析”,那么答题的方向可以确定为分析诗句内容、手法和作用等,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诗的作者李贺,字长吉,唐代中期诗人。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构思奇特,风格瑰丽,语言浓艳,被称为“诗鬼”。本题中要分析的关键词有“沧海”“腐草”“霜下花”,考生可据此分析作答。 【答案】 ①大海被海水淹没
菩萨蛮 为浪公作词龛图题句 诗句释义与赏析: 十年秋梦淹留处,分明剪烛同君语。 满院碧飕飗,都成心上秋。 禅天无分到,剩结词龛好。 心事雁难知,沉吟漱玉词。 译文: 在秋日的夜晚,我与友人相聚,共度时光。我们剪烛长谈,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时的秋意盎然,如今却只剩下满院的萧条和萧瑟。我们在心中留下了彼此的身影,就像这秋日的月光一样明亮而温暖。 命运似乎并不允许我们长久相守。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