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注释】 洞仙歌:词牌名。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平韵,前段四句两叶韵,后段四句两叶韵。 小年:旧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小年”。 供:供奉。 香严:佛寺。 酥同酪乳:指供品中之酥、酪。 邻僧:寺院附近的僧人。 儿时:儿童时期。 海物:各种海产。 清斋:素食。 输与:赠予。 檀越:对佛教徒的称呼。 区区:谦虚地,低声地。 【赏析】 《洞仙歌·蜜供》是宋代文学家张炎创作的一首词
【解析】 此诗是诗人与友人同作咏菊之作,共七首。每首前四句写菊之姿容,后四句写菊之高洁品性。最后两句点明题旨,抒发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之情。 “春花态多方,维菊实兼之”:春天的花很多,惟独菊花集众花之美于一身。这句以“春花”为引子,引出下文的“维菊”。 “吐纳九秋精,变化绝思惟”:吐出吐出秋天的精华,变化出奇妙的意境和思想。这里用“吐纳”比喻菊花吸取养分,“精”指精华,“思惟”指想象
诗句如下: 剪破流光不自持,空梁忽并玉差池。 荒城不识春风面,已是人家插柳枝。 译文: 在三月的灵壁道中,我遇见了燕子。它们剪破了流逝的时间,似乎不受束缚。然而,当它们飞过空荡的梁上时,却不慎打翻了玉色的盘子,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座荒芜的城市,似乎已经忘记了春天的气息,只有人家才忙着在门前插上柳枝。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曾寿的作品《鹧鸪天·癸丑三月灵壁道中见燕子》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 彊村校词图:指陈洵的《海绡说词笺》。 缥凤:缥缈如凤凰,形容泪珠飞落的样子。 细字:指小篆或隶书中的笔画。 梦窗:南宋词人周密的别号。 松竹情:指松和竹,常比喻坚贞不屈的节操。 无期:没有尽头。 射虎:指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其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词。 来注秋词:指辛弃疾的词风豪迈奔放。 【赏析】 此词为题《海绡说词笺》所作的一首题画词
诗句:金井新秋一叶知,江波忽影佩参差,清歌一曲鬓成丝。 译文:金井在秋天的新雨后呈现出一片宁静的景象,江面上的波浪随风摇曳,仿佛是在映衬着佩带中的影子,显得参差不齐。我听到清越的歌声,忍不住想起了那些已经消逝的青春岁月,让一头黑发逐渐染上了丝丝银丝。 赏析: 陈曾寿这首《浣溪沙 · 题桐君桐阴待月图》是一首描绘秋江景色的词作。词人通过对金井新秋、江波、清歌和旧恨四个元素的刻画
【注释】 嫩柳:初生的杨柳。鹅黄:浅黄色,指柳叶的色泽。千万缕:形容杨柳丝条极多,细长柔媚。者:代词,指“春光”。景序:景物的次序。移景序:指季节的变迁。换得:换来。伤心据:指伤心人居住的地方。据:居所。占断:独占。湖山佳处:美丽的湖泊和山川景色。 【赏析】 此词是写伤春惜时之情的。上片描写春天景色,下片抒发作者对春天易逝的感慨。 起笔二句写柳树。“嫩柳鹅黄千万缕”,是说柳条初生,绿意盎然
【注释】 1. 暗香:即《暗香疏影》。2. 壬子:南宋理宗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3. 巢云:作者友人,名未详。4. 潘郎:指晋代潘岳。5. 西风尘席(xī fēng chen xí):形容尘土飞扬的京城。 【译文】 刚刚在京城相见,正为寂寞的旅人枕上添愁,潘岳的忧愁堆积。凄凉满溢于黄昏归鸦的叫声中,芳树掩映着后堂一片碧翠。又踏着天街月影,竟然忘了西风吹动的尘埃。谁还会管我像叶上的青衫一样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刻同情。 戊子除夕感述 帝曰成汝志,内帑仍颁诸。 译文:皇帝说你有志气,内帑(国库)仍然分给你一些。 注释:戊子年(清乾隆五十八年),作者辞官回家。 赏析:诗的前两句表达了皇帝对作者的赏识和奖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期望。 其年改官制,局设内廷初。 译文:那一年改变官制,局设在内廷的初步阶段。 注释:这一年
这首诗由七首诗组成,每首都以“种菊同苕雪治芗”为韵,共八句,内容涉及种植、采摘菊花的全过程和作者的内心感受。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第1首:莹骨醒寒寐,竹雪明照窗。 - “莹骨”形容菊花的晶莹剔透,犹如冰肌玉骨。 - “清寒”描绘了冬日夜晚的寒冷。 - 描述了竹子的雪花在窗户边明亮闪烁的景象。 第2首:微风振琅玕,掩冉久难降。 - “琅玕”指美玉或者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竹子或竹叶。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赏析作者思想感情和领悟诗歌的意境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出诗句并分析。本题中,“凝阴齐忧端”,凝阴:指阴气。齐:相同,一致。忧端:忧虑。“六合同凛冽”,六合同,指天地万物都同寒气相合,即寒冷之意。凛冽,寒冷。“冰锋入瓶樽,却此霜下杰”,冰锋:冰刃。瓶樽:指酒器。此句意思是说:冷冽的风从酒樽中吹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