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注释】 落木已云暮:落叶已经落下,天色已晚。 朔风何怒号:寒风多么猛烈地呼啸。 瘴深挟海隐:瘴气弥漫,遮蔽了海天。 霜劲逼辰高:霜气强劲,直逼天空的高处。 击筑同心隔:击着拍子,心意却难以相通。 排阊昔梦劳:排开门户,像从前那样做梦都觉得很费力。 驱除何日尽:什么时候才能驱逐干净呢? 杀气动边旄:杀气四起,连军旗上的羽毛都被惊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戍边时写的,表达了他渴望解除战事的愿望
香发深煨芋,醪醇偶满樽。 坚冰区宙合,宿火此心存。 低雁知云重,馨梅破雪温。 邻鸡不辞冻,犹自警昏昏。 注释: - 香发深煨芋:香炉中的香气浓郁,仿佛在煨着芋头一样。 - 醪醇偶满樽:米酒醇厚,偶尔填满了酒杯。 - 坚冰区宙合:坚固的冰块覆盖了宇宙。 - 宿火此心存:心中怀揣着长久不息的火种。 - 低雁知云重:低飞的雁群似乎能感受到云层的重量。 - 馨梅破雪温:梅花散发出的香气能够温暖冰雪。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每句诗句的大意,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此题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冬夜风霾、昏黄,人世萧条、人情冷漠。颔联写胡盐、鬼壁、天意,写出人间世道险恶、人情冷暖、天灾人祸等现实
注释: 1. 冬夜杂述其三:冬夜的杂感诗。 2. 倦惜看书少,愁馀著句能:因为疲惫而不愿意多看书籍,因为忧愁而无法写好诗句。 3. 去憎蝇暂远,多可鹊无凭:讨厌苍蝇暂时飞得离我远些,喜鹊却无法证明我的清白。 4. 志屈宁甘隐,心寒每入僧:如果志向受到委屈,宁愿甘于隐居;心情寒冷时,常常进入寺庙寻求安慰。 5. 未须商去住,聊得耐瞢腾:不必讨论去与留的问题,只能够忍受困惑和迷茫。 赏析:
【注释】 吴宽仲先生挽诗 其三:吴宽是明朝著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字原礼,号匏庵,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他与杨慎、胡俨等人齐名,世称“南杨北胡”。他的诗文风格清新秀丽,为后人所推崇。 救国违初志,怀贤纫楚芳:挽救国家违背了最初的志愿;怀念贤人却无法实现愿望。 事功一太岳,翰墨两襄阳:成就事业如泰山一样高大;文章书法如襄阳的二张一样出众。 终郁青霞气,愁霾白日光
注释: 1. 冬夜杂述其九:这是诗人的第九篇杂诗。 2. 予季嗟行役:我感叹自己奔波劳碌。 3. 饥驱岁尽时:饥饿驱使着一年即将结束。 4. 无亲身始贱: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开始时地位卑贱。 5. 急难聚堪悲:在紧急困难时聚集在一起,令人感到悲伤。 6. 薄酒犹成醉:即使喝薄酒也足以让人沉醉。 7. 秋荼自可饴:秋天的茶水可以作为食物。 8. 凋年兼雨雪:同时经历了凋零和雨雪。 9. 沧海一帆迟
诗句: 师执馀公在,交期刘宋间。 九原终不负,卅载邈难攀。 贱子蒙湔祓,凋晨慰往还。 独惭虚一诺,欠写鹿门山。 译文: 老师您握着我余下的这份情义,我们之间的友谊如同刘宋时期的人物一般深厚。在九泉之下,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三十年的时间虽然遥远但我会努力攀登。作为晚辈,我有幸得到您的洗涤与庇护,早晨的朝霞为我带来了安慰和鼓励,让我能够继续前行。然而,我深感愧疚,因为我未能完全兑现对您的承诺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原句,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知识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感情。“事急公难待”意为事情紧迫,公难以等待;“形癯气尚盈”意为身体瘦弱,但精神尚存;“同难见平生”意为共同经历危难,才能显出一个人的平生;“踯躅西州骑”,形容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的样子;“凄凉北府兵”意为北府的兵马也感到凄凉;“乾坤日欹侧,真觉腐儒轻”意为天地之间都变得摇摇晃晃
【注释】 ①本非孤注掷:不是孤注一掷,意思是说并非只有我一个这样做。 ②俄已众盟寒:指已经使得大家感到心寒。 ③狂猘(lán zhì):狂傲的猛兽。 ④黄骀(dá):黄帝,传说中的帝王名。 ⑤儒冠:指读书人戴的帽子。 【赏析】 《张忠武公挽诗》是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的作品,共三首,此为第三首。这首诗写于1234年(金哀宗天兴初),当时元好问任太原守。这首诗是一首悼念友人张忠武公的挽诗
这首诗是吴宽仲先生为一位故旧所写的挽诗,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故国寻耆旧,同心独此君。”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故国中寻找年长的故人,而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就只是这位故人。这里使用了“寻”和“共”等词,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仰。 “早轻南郡士,愤著北山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此人年轻时期就已经名满南郡,他的文才更是让北方的人也为之赞叹。这里使用了“轻”和“愤”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