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我生未终昏,入寺必欢喜。 落帆宝幢镇,如客见故里。 肩舆转寒塘,曲径丹垣迤。 鸟声含极乐,松竹净若洗。 眼明放生池,修鳞逝弥弥。 禅房寻旧梦,谈笑犹在耳。 颀然晦谷师,出迎足不履。 山中寒暑再,尘世千劫里。 高僧故依然,倦客真老矣。 译文: 我的生命还没有结束,进入寺院就一定会高兴。 渔船的帆影落在了宝幢镇,仿佛是久别的故乡。 肩舆转过寒冷的池塘,曲折的小路通向红色的围墙。
【注释】 荔枝:一种热带水果,果实球形,果皮红色,果肉白色。 耆旧:年老而德高望重的人。 采桑:采摘桑叶,比喻隐居的生活。 佳客:美男子或美女。 风味:指美好的风土人情。 那能:哪能。 清坐:清静地坐下。 许事:所要办的事。 聊:姑且。怡悦:快乐高兴。 【译文】 襄阳有位年迈有德的老前辈,采桑时遇到一位英俊的客人。 坐在树下,他并不放弃采掇,直到太阳落下。 不知道在说什么来报答他的好意
这是一首关于张铨衡为其母建塔摹刻柳书金刚经的诗,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四万八千偈澜翻,浩若大海难穷源。 黄梅为示第一义,直证惟有金刚禅。 寸心合尖无所住,无缝之塔生双肩。 太君精持数十载,揽揆止杀仁孤寒。 铨衡居士报阿母,镌经建塔长生砖。 光华七级出三界,燉煌遗迹昭诚悬。 非经非塔非庄严,阿母口唪生青莲。 以诸花香散慈雨,广覆大地兜罗绵。 方今枭豺塞六合,佛救不得悲沉渊。 铁围山高几千丈
首先输出的诗句是:秋间予病几殆陟甫九兄夷希同年邀游鄮山时为八月十一日为予五十初度。 译文:秋天的时候,我生病几乎要死了,九兄夷希邀请我们一同游览鄮山,时间是在八月十一日,那天是我五十岁的生日。 注释:秋间(秋季),予(我)病几殆(几乎要死),陟甫九兄夷希(九兄夷希)同年(同年,同龄),游鄮山(游览鄮山),时为八月十一日(那时是八月十一日),为予五十初度(这是为我庆祝五十岁生日的日子)。
诗句: 1. 张梦兰先生以南翔罗汉菜见饷其太夫人,手腌也。 注释:张梦兰先生送给其母的手腌味罗汉菜。 2. 相传菜种为达摩祖师所遗,止附南翔寺十里有是菜祖师来时有鹤南飞故以名寺云。 注释:传说罗汉菜的种子是达摩祖师遗留下来的,因此命名为南翔寺,因为当年有鹤向南飞翔,所以被称为“鹤南翔”。 3. 震旦花开第一祖,飞锡曾过南翔地。 注释:震旦即中国,花开是中国的第一祖。飞锡是指佛教徒的锡杖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也是诗歌创作的佼佼者。他的诗词多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感慨和抱负。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百年本须臾,五十亦非夭。 - 人生百年,如同片刻,五十岁也不算太早。 2. 但惜虚岁月,志事付潦草。 - 可惜的是,那些虚度的时光,我的事情都处理得不认真。 3. 树木失本根,枝叶分萎槁。 -
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章 苏轼曾经被贬谪到海南岛,他在岛上悬挂着孤独的灯光。 林家观赏着红色的和紫色的花,翟舍敲响了昏黄的灯火。 义井独自后汲水,至味逡巡长。 偶尔经过荔枝港,累累照沧浪。 父老欣见留,及食邀过尝。 海南一卷诗,字字含幽芳。 无入不自得,火宅生微凉。 披猖今何世,敦俗忽已亡。 湿沫相呴濡,良厚诚可伤。 【注释】 ①何梅生:何梦桂,字梅生,号雪窗,广东南海人,北宋时为中书舍人
寒山本寒子,国清逢拾得。 “寒山”,即寒山寺,位于浙江苏州,是中国佛教名刹之一;“拾得”是唐代的和尚。 残菜贮竹筒,朝朝就来食。 “残菜”是指寺庙里僧人吃的剩饭,“竹筒”是指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朝朝”则表示每天都来吃,“食”在这里指的是吃饭。 对趺厨灶烟,吹火烧落叶。 “对趺”(dui fū)是指盘腿而坐的姿势,“厨灶”是指烹饪用的炉灶,“吹火烧落叶”则是指在烹饪过程中用火燃烧落叶。
【注释】 1、钝根:迟钝的根基,比喻没有才德。 2、寸隙:比喻非常狭窄的地方。 3、占在:比喻处于不利地位。 4、地雷复:比喻处境危险,有如地雷爆炸。 5、北行:指远行或离去。 6、密语:秘密交谈。 7、危梯:险要的地方。 8、危梯尽意不尽:意犹未尽,即依依不舍的意思。 9、睫毛:形容眼泪流下来的样子。 10、楼居:居住在高楼。 11、散原翁:即林散之,号散原,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 12、神伤
《纪梦》 霜重气凄切,仲冬廿三夜。 寒菊手画图,枝叶纷离披。 化为龙躨跜,回旋呢我旁。 是时寒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