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法相寺中老樟一株双干皆大十围,其本殆不可量,不知何代物也。散原老人属同赋之: 注释:法相寺中的一棵老樟树,树干高大,周长有十围那么大,简直让人难以估量它的年代,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 法相院中长耳僧,早空诸相藏锋棱。 一朝永明偶饶舌,结跏俄顷惊肤冰。 应身历劫住山寺,定光一线燃龛灯。 我寻春茶数来止,但赏修竹青层层。 注释:法相寺中的长耳僧人,他早就已经超脱了一切相,隐藏了他的锋芒。有一天
大雪后同觚庵至灵隐寺二首 第一首: 松颠一夜雪,山中十日雨。 寒滴浸诸天,支筇入太古。 译文: 松巅一夜之间积满了雪花,山中十日里下起了连绵的细雨。 寒冷的水滴浸透了整个天空,我撑着筇竹杖进入了太古时期。 第二首: 朗朗登宝坊,密室茶可煮。 料无丹霞师,木佛饶两庑。 译文: 我们登上了宝光寺的殿堂,那里有一间密室内可以煮茶。 估计不会有丹霞法师,木佛寺的墙壁上却装饰着两尊佛像。 注释: 松颠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吴绮的作品,描述了他在西溪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子修丈约同蒿庵散原游西溪饭于交芦庵——子修、丈人(丈约)、蒿庵、散原都是作者的朋友,他们一起去西溪游玩,在交芦庵吃饭。 欲雪未雪雪花冥冥,汊流四望迷烟汀——雪花还没有下,天空中飘着细雨,视线模糊,两岸的河流在烟雾中显得朦胧。 平生萧瑟梦魂处,扁舟一往如重经——这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感慨
【解析】 1.“病山先生”是作者自况,意思是说诗人自己就像病中的山一样,身体虚弱。 2.“独游天目山归述其胜且示新诗”:独自游览天目山归来叙述他的所见所闻并给友人写首新诗。 3.“五年一日暂失忧,听说东西两天目。”“雨中”“世境异,有目所见惟松竹。”“千盘万转出云外,晚投佛寺仍山足。”:在雨中行走,感觉世界都不同了,只见到了松树和竹子。在千回百转后走出了云层,傍晚来到佛寺。 4.“道逢跏趺颜色好
“天命虽吾在,逡巡廿五年。犹闻颁九锡,君岂缀旒然。”这首诗出自近代宋派诗人陈曾寿的《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其六)》。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并附上相应的注释: 1. 诗句释义: - 天命虽吾在:“天命”指的是天意或命运,“吾在”表示我仍在世。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认为自己依然受到天命的眷顾。 - 逡巡廿五年:“逡巡”意为徘徊不前,“廿五年”具体指时间长度,这里指的是二十年的时间
同觉先询先儿子邦荣邦直游陶庄 秋晶蹑屐南峰高,陶庄之胜临峰腰。 修篁半天结一绿,万凤交舞鸣箫韶。 缘坡剖竹走泉溜,郁律直下绵青蛟。 阴阳咫尺异寒燠,我踵屡息忘疲劳。 长耳老僧入禅处,潜窦细泻莹泓㘭。 结跏一念万年去,至今幻体犹坚牢。 洪杨奇劫断金臂,飞砾飒飒天神忉。 试升绝顶望城邑,红鳞万瓦秋阳骄。 西泠当前渺一勺,隔江欲挹寒瘿瓢。 当年纯皇奉文母,屡驻绛节观灵潮。 琳宫法宇变荆棘
诗句释义 不仁与不孝,异等皆遮罗 - 关键词解释: 不仁、不孝。这里指代的是行为上的不道德和不尊敬。异等皆遮罗,意思是各种行为都被看作是对某种等级的破坏。 - 赏析: 这句诗强调了行为上的不道德和不尊重是对所有等级秩序的威胁,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不仁或不孝都会被社会视为一种威胁。 新宣崇礼让,礼让奈公何 - 关键词解释: 新宣,提倡;崇礼让,推崇礼让;奈,无奈,无计可施。 - 赏析:
独抱汉官耻,新恩宠莫跻。 何如题墓道,犹爱故征西。 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 同流必合污,末路安可避。 君不徇虚名,臣食得空器。 注释: 1. “独抱汉官耻” —— 独自抱着汉代官员的耻辱。 2. “新恩宠莫跻” —— 新的恩宠无人能及。 3. “何如题墓道” —— 何须再在墓碑前题诗。 4. “犹爱故征西” —— 仍爱旧日征西将军。 5. “同流必合污” —— 随波逐流的人必定陷入污秽之中。
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 独抱汉官耻,新恩宠莫跻。 何如题墓道,犹爱故征西 注释: 1. 独抱汉官耻:独抱汉官的身份感到耻辱。 2. 新恩宠莫跻:新的恩宠无法达到。 3. 何如题墓道:在题墓道时怀念故征西。 4. 犹爱故征西:仍然喜欢故去的征西将军。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曾寿的作品《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汉官身份的不满和对故去征西将军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全诗如下: 看花累春心,说鬼噤冷面。 心知来日恶,因循极浪漫。 醰醰万欢悰,惨作隔世恋。 国变痛天摧,行遁各分散。 我屏东海隅,公潜南宫县。 他生渺未卜,魂梦凄永断。 远哦寄怀诗,忆苦神辄眩。 今来一月淹,终古人天判。 问疾惊已迟,深葬遑及殓。 登堂见白衣,手泽犹在案。 质亡我何存,哀迫生何唁。 吾生遘残运,有乐盖微幻。 区区不憗遗,往往供涕泫。 风流遂销歇